如何在小说,剧本中塑造人物形象

如题所述

人物塑造,是剧作的灵魂。
过去两个月,我埋头修改电影剧本。目标只有一个:让人物生动、真实、可爱。
以下是我在黑暗中摸索的13条私人笔记。不是师傅传授,也未经市场检验。所以很可、能、是、错、的!

1. 【你怎么看待你的角色】
这是一个首先需要想清楚的问题。
你喜欢TA的什么?观众看到了吗?
你讨厌他的什么?观众看到了吗?
你想抱着什么态度来描述他?目前剧本,是这么写的吗?
更直接一点,赤裸裸地问自己:你有真情实感吗?你有把自己代入到人物的内心吗?你爱TA吗?你有被感动吗?
这个问题若不想好,十之八九会写偏,会犯文末提到的那个致命错误,把角色不当人看。
2. 【逐步了解人物】
深入剧作的过程,就是和角色培养感情,逐步了解TA的过程。一点点揭开TA的生活,并一点点理解TA的心理。
以我这次写的角色为例(有原型)——
起初,我是听闻了他的奇闻异事,被他的无所不能深深震撼。然后我开始好奇,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我打听到他既有钱,又年轻,却一直恪守单身,我很疑惑,他明明可以过另一种常规意义上潇洒的生活,为什么不呢?
然后我和他聊天,逐渐理解了他的世界观和思考方式,同时也感知到他内心的障碍所在。
我开始矛盾:一方面觉得他自得其乐,其实挺好的,一方面又替他着急,想要帮他走出封闭的生活;
我想,这种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也应体现在剧作里,让观众和我一样,对角色好奇、疑惑、理解,最后共鸣。
渐渐的,当你对人物了解到一定程度后,你会感觉他就在你面前,你知道TA会怎么做,怎么说。对你而言,TA就是真实存在的,不管有原型与否。你介绍的不是一个虚拟人物,而是一个身边的朋友,
3. 【好故事的搬运工】
当我采访角色原型时,发现了不少让人十分意外的真相,细节生动并富有感染力,根本就不是编剧可以凭空想象的。
甚至,我认为编剧只是好故事的搬运工。那些不做田野工作的人,把“宝”全押在了自己的才华上。这风险极高,因为天才凤毛麟角。
真正的天才编剧,是现实本身。
如果没有原型,你可以想象你身边和角色类似的朋友。譬如要写强迫症,就想想自己强迫症朋友会怎么做。
4. 【有稳定清晰的世界观】
一般来说,主角的性格和世界观需要鲜明,充满存在感,让观众可以清晰地感知其立场。
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在特定情境下,观众能预判该人物的选择。譬如,杜月笙性格倔强、骄傲,当他面临日军的欺压,以杀身之祸相逼时,我们基本能猜到他不会轻易屈服。此时此刻,戏就产生了——他若不投降,后果会如何呢?
如果你设定一个情境(譬如重金诱惑、威胁),却不知道你的人物会如何选择,那就说明他的世界观还不够鲜明。
常常问自己,是否能预判角色的选择,是检验角色是否清晰的办法。
举一个立场鲜明的最好范例——
右边那个偏分头的贱人贪财好色、不择手段、忠于冷酷法理;
左边这位晨间剧女主角温吞、单纯、善良;
他们的理念冲突,撑起了整整两季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