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纹唱片和黑胶碟的区别是什么 本人痴迷音乐 最近在搜索这样两种唱片的区别 望发烧友给个 详细回答 谢谢了

如题所述

其实我也不懂得,百度一下

密纹唱片是指一九四九年出现的每分钟转33.5转的唱片。密纹唱片的英文是Long Playing Record,所以人们经常称密纹唱片为LP。这种唱片纹理很细,单面可以录超过三十分钟以上的音乐。虽然立体声录音和播放技术在四十年代末已经出现,但直到一九五八年,商业化立体声密纹唱片才隆重上市。还有两种每分钟45转的密纹唱片,一种是直径较小、用来录制单曲的小密纹,通常称单曲小唱片,但很少用来录制古典音乐。另一种直径和33.5转密纹唱片相同,是专门给发烧友提供的,一般用来存储发烧录音、包括古典音乐的发烧录音。因为转速快,单位时间走过的纹线距离长,唱头收集的音频信号较33.5转唱片更为丰富。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模拟录音和密纹唱片的黄金时代,这得力于一大批致力于录音技术、把录音当成一门艺术而非商业、将录音技术和音乐演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录音大师。威尔金森(Wilkinson)的为RCA、DECCA、Reader's Digest、Lyrita制作的录音很多是录音史上的珍珠。Mercury的三麦克录音技术极其Living Presence系列录音至今为人津津乐道,Eberenz与Fine两位录音师的名字几乎是精美录音的保证。RCA的双麦克Living Stereo录音于1954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录音大师Lewis Layton和著名制作人Pfeifer功不可没。DG录音方面的闪亮名字是录音大师Hermanns和著名制作人Weber,他们完成的录音以均衡见长,几乎包拦了卡拉扬几十年在DG的全部录音。EMI则有录音大师Christopher,给我们留下数量惊人、自然而温暖的录音遗产。不信吗?如果用CD来测试,使用最强的D/A转换、失真最低的功放和保真度极高的喇叭来试听,你真得会吃惊地发现真正能做到重现现场感、音色纯正圆润的录音大都是出自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幸运的是,这段时期也正是诸多指挥大师家和顶级乐团的黄金时代,于是我们有幸得以拥有无数璀璨的传世录音。拥有和聆听这段时期出品的大密纹,其乐趣无与伦比。 一般来说,同款录音的密纹唱片,片重越大播放效果越好。好的密纹一般是180克片重,有的甚至200克或更重。但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不少唱片公司为降低成本,唱片越作越薄,尤其是RCA,将自己的宝贵录音用廉价材料低成本制作,败家程度令人痛心疾首,RCA在古典音乐唱片市场的额份也因为出品质量下降越来越小。RCA五十年代生产的大密纹一直洛阳纸贵,特别是唱片标签使用Shaded Dog标记的那种。 八十年代已经广泛采用数码录音和数码混声。这种录音,即使是以大密纹的形式出现,其播放的声音已经无法和录音黄金时代的大密纹相比,很多收藏密纹唱片的人,并不热衷收集数码录音或模拟录音但数码混声的密纹唱片。 九十年代初,随着CD的普及,各大唱片公司先后停止生产密纹唱片。虽然密纹唱片使用起来远不如CD方便,而且声音没有CD那么干净,但由于在相同音响成本的前提下,播放CD出来的声音质量比播放同款录音的密纹唱片的声音质量差很远,特别是播放人声和弦乐更是如此,不少人回到收藏和欣赏密纹唱片,但此时密纹唱片的片源已经很少了。如果用高级的唱机(Turntable),CD的声音无法和密纹唱片同日而语。认识一位上海朋友,唱机是六千多美元的(见图),放出来的人音简直是天使的声音,真正玩儿发烧的,都是玩儿大密纹,对CD则不屑一顾。这些人的音响系统至少在两万美元以上。有消息说,最贵的播放密纹唱片的唱机是美国一个超级烧友从保加利亚专门手工制作发烧音响的兄弟俩那里定作的,价格是八百万美元。
最近,一些唱片公司重新启动了密纹唱片生产线,采用最佳工艺制作,但价格不菲,大约是CD的两倍。
很多密纹唱片封面设计特别精美,令人爱不释手。套装的密纹唱片,比如套装歌剧,里面的唱片说明大册子也制作特别精美,歌剧剧本还会配上大量剧照。套装唱片往往还有加入专门的文章介绍作曲家、音乐内容和历史背景。这些都是CD远远不及的。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黑胶唱片转换器
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现在在广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胶唱片要六七十元钱,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黑胶又称LP,long play, 是立体声黑色赛璐璐质地的密纹唱片。为什么叫LP,主要是针对过去古老的粗纹短时间唱片而言。这是个简单解释。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要玩老东西?主要是因为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CD无法取代的。如果你听过了LP,你将会对现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数码声不能忍受。而现代的CD为了尽量减弱数码声而开发了众多的电路和录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敌。放LP的设备叫turn table, 一般不带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级的输出,拾音模式大约有动磁,动圈和动铁的唱头,以动铁+线性寻迹的唱头唱臂为最优。 1948年开始,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发行,经过几年的发展,单面可录音时间将近30分钟,比以往长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称之。相对的,以当初的科技状况,有所谓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钟是78转。现在通行的唱片几乎都是33转,所以黑胶唱片就被直接称为“LP”。 现代高科技黑胶唱片机
简称SP唱片(standardplayingrecord),抛开各种技术参数不谈,在发展至今的各种音乐记录材质———唱片、磁带、CD———中,SP的音质最接近原声,是爱乐者所追求之境界。众多重量级演奏家、指挥家、大乐队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数均以黑胶唱片作为首次发行。SP只要保存得当,寿命长久,而通常CD十年左右就完蛋了。目前,黑胶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数十年前的名盘,更是珍品。这次石原带来的数十张SP经典唱片,在1926年录音后,就一直被封存在这些唱片中,非常完美,几近原声。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黑胶唱片机
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现在在广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胶唱片要六七十元钱,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3
密纹唱片是指一九四九年出现的每分钟转33.5转的唱片。密纹唱片的英文是Long Playing Record,所以人们经常称密纹唱片为LP。这种唱片纹理很细,单面可以录超过三十分钟以上的音乐。一般来说,同款录音的密纹唱片,片重越大播放效果越好。好的密纹一般是180克片重,有的甚至200克或更重。九十年代初,随着CD的普及,各大唱片公司先后停止生产密纹唱片。虽然密纹唱片使用起来远不如CD方便,而且声音没有CD那么干净,但由于在相同音响成本的前提下,播放CD出来的声音质量比播放同款录音的密纹唱片的声音质量差很远,特别是播放人声和弦乐更是如此。

黑胶碟是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电影中,黑白略显划痕的胶片里,富足人家的先生小姐背后一般有一个喇叭花样式的黑色唱机,这种老唱片机的盘片就是黑胶碟。黑胶碟的特点就是听起来有立体,逼真的音乐感,不是CD或MP3所能比拟的。黑胶碟里面包含着一种非常真实的感情,是CD音乐中那种冷漠的金属声音所没有的。黑胶碟一张就20分钟,30分钟,由于价格和播放载体的局限,现在仅仅有几家公司在为黑胶碟发烧友继续生产唱片,其他的,都早已经停产了。1965年到1975年这10年间,是古典音乐的黄金时期,之后,就再没有过这样的年月。所有古典音乐的演奏大师,包括混音师,在那一段时期灌制了无数张经典唱片。当时唱片录制的方式,只能一次成功,一个话筒没摆放好,一种乐器没配好,都要重新来过一次,那样高水准的混音师,现在全球加起来总共都不超过10个。而恰巧,那时候的音乐载体,最重要的就是黑胶唱片,是它幸运地保留了最好的音乐。

参考资料:候鸟部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03
  其实我也不懂得,百度一下

  密纹唱片是指一九四九年出现的每分钟转33.5转的唱片。密纹唱片的英文是Long Playing Record,所以人们经常称密纹唱片为LP。这种唱片纹理很细,单面可以录超过三十分钟以上的音乐。虽然立体声录音和播放技术在四十年代末已经出现,但直到一九五八年,商业化立体声密纹唱片才隆重上市。还有两种每分钟45转的密纹唱片,一种是直径较小、用来录制单曲的小密纹,通常称单曲小唱片,但很少用来录制古典音乐。另一种直径和33.5转密纹唱片相同,是专门给发烧友提供的,一般用来存储发烧录音、包括古典音乐的发烧录音。因为转速快,单位时间走过的纹线距离长,唱头收集的音频信号较33.5转唱片更为丰富。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模拟录音和密纹唱片的黄金时代,这得力于一大批致力于录音技术、把录音当成一门艺术而非商业、将录音技术和音乐演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录音大师。威尔金森(Wilkinson)的为RCA、DECCA、Reader's Digest、Lyrita制作的录音很多是录音史上的珍珠。Mercury的三麦克录音技术极其Living Presence系列录音至今为人津津乐道,Eberenz与Fine两位录音师的名字几乎是精美录音的保证。RCA的双麦克Living Stereo录音于1954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录音大师Lewis Layton和著名制作人Pfeifer功不可没。DG录音方面的闪亮名字是录音大师Hermanns和著名制作人Weber,他们完成的录音以均衡见长,几乎包拦了卡拉扬几十年在DG的全部录音。EMI则有录音大师Christopher,给我们留下数量惊人、自然而温暖的录音遗产。不信吗?如果用CD来测试,使用最强的D/A转换、失真最低的功放和保真度极高的喇叭来试听,你真得会吃惊地发现真正能做到重现现场感、音色纯正圆润的录音大都是出自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幸运的是,这段时期也正是诸多指挥大师家和顶级乐团的黄金时代,于是我们有幸得以拥有无数璀璨的传世录音。拥有和聆听这段时期出品的大密纹,其乐趣无与伦比。 一般来说,同款录音的密纹唱片,片重越大播放效果越好。好的密纹一般是180克片重,有的甚至200克或更重。但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不少唱片公司为降低成本,唱片越作越薄,尤其是RCA,将自己的宝贵录音用廉价材料低成本制作,败家程度令人痛心疾首,RCA在古典音乐唱片市场的额份也因为出品质量下降越来越小。RCA五十年代生产的大密纹一直洛阳纸贵,特别是唱片标签使用Shaded Dog标记的那种。 八十年代已经广泛采用数码录音和数码混声。这种录音,即使是以大密纹的形式出现,其播放的声音已经无法和录音黄金时代的大密纹相比,很多收藏密纹唱片的人,并不热衷收集数码录音或模拟录音但数码混声的密纹唱片。 九十年代初,随着CD的普及,各大唱片公司先后停止生产密纹唱片。虽然密纹唱片使用起来远不如CD方便,而且声音没有CD那么干净,但由于在相同音响成本的前提下,播放CD出来的声音质量比播放同款录音的密纹唱片的声音质量差很远,特别是播放人声和弦乐更是如此,不少人回到收藏和欣赏密纹唱片,但此时密纹唱片的片源已经很少了。如果用高级的唱机(Turntable),CD的声音无法和密纹唱片同日而语。认识一位上海朋友,唱机是六千多美元的(见图),放出来的人音简直是天使的声音!真正玩儿发烧的,都是玩儿大密纹,对CD则不屑一顾。这些人的音响系统至少在两万美元以上。有消息说,最贵的播放密纹唱片的唱机是美国一个超级烧友从保加利亚专门手工制作发烧音响的兄弟俩那里定作的,价格是八百万美元。
  最近,一些唱片公司重新启动了密纹唱片生产线,采用最佳工艺制作,但价格不菲,大约是CD的两倍。
  很多密纹唱片封面设计特别精美,令人爱不释手。套装的密纹唱片,比如套装歌剧,里面的唱片说明大册子也制作特别精美,歌剧剧本还会配上大量剧照。套装唱片往往还有加入专门的文章介绍作曲家、音乐内容和历史背景。这些都是CD远远不及的。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黑胶唱片转换器
  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现在在广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胶唱片要六七十元钱,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黑胶又称LP,long play, 是立体声黑色赛璐璐质地的密纹唱片。为什么叫LP,主要是针对过去古老的粗纹短时间唱片而言。这是个简单解释。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要玩老东西?主要是因为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CD无法取代的。如果你听过了LP,你将会对现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数码声不能忍受。而现代的CD为了尽量减弱数码声而开发了众多的电路和录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敌。放LP的设备叫turn table, 一般不带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级的输出,拾音模式大约有动磁,动圈和动铁的唱头,以动铁+线性寻迹的唱头唱臂为最优。 1948年开始,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发行,经过几年的发展,单面可录音时间将近30分钟,比以往长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称之。相对的,以当初的科技状况,有所谓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钟是78转。现在通行的唱片几乎都是33转,所以黑胶唱片就被直接称为“LP”。 现代高科技黑胶唱片机
  简称SP唱片(standardplayingrecord),抛开各种技术参数不谈,在发展至今的各种音乐记录材质———唱片、磁带、CD———中,SP的音质最接近原声,是爱乐者所追求之境界。众多重量级演奏家、指挥家、大乐队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数均以黑胶唱片作为首次发行。SP只要保存得当,寿命长久,而通常CD十年左右就完蛋了。目前,黑胶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数十年前的名盘,更是珍品。这次石原带来的数十张SP经典唱片,在1926年录音后,就一直被封存在这些唱片中,非常完美,几近原声。
  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我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于收藏者的喜好,从1994年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逐渐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黑胶唱片机
  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都是引进海外的,或者二手的。现在在广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胶唱片要六七十元钱,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99501.ht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