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躲春有什么讲究和习俗?

如题所述

农村老话说“立春日要躲春”,在农村,躲春又叫“打春”。人们认为立春的那天,是季节交替之时,有一些人要呆在家里不出门,不能见外人。这些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有一些人在立春这天不躲,可以大摇大摆地出门,而他们却要躲起来呢?

农村有些人爱说一句口头禅:“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呀?”按民俗说法,话中的“太岁头上动土”,民间叫犯太岁。其来源于我国 古代的所谓“命理学”,他们专业名称叫“冲克岁君”。

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之中,有一种称之为值年神灵,又称太岁神,简称太岁。道教太岁神共六十位,分五个小周期,十二年为一小周期。在小周期内,一年由一位太岁神值班,称值年,一年一换,十二年一个轮回。轮到当年值年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

民间太岁的信仰,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天体崇拜,古人所说的太岁,就是现在天上的木星。木星运行规律为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古人便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古人就认为,木星十二年运行一次,就像是十二个人值班一样,得安排十二个人轮流值守。后来木星被神灵化,也就变成了十二值年神灵,即太岁神,一年有一位不同的太岁神。

东汉王充认为,太岁神并非天上之神,他在《论衡·譋时篇》说:

“太岁,岁月之神;用罚为害,动静殊致,非天从岁月神意之道也。”

自此以后,民间认为,太岁神是潜伏在人间的凶神,人们通常并不祭祀,其名号也鲜为人知。

随着道教的发展,这十二值年神灵不断人格化,目前可考证最早被人格化的太岁神为殷郊。殷郊为商纣王的长子,《封神演义》之中有:“殷郊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后来,民间逐步增加,有六十多人,都是人格化的太岁神,但地方不同,其名号有别。道教中则有六十甲子太岁神,并有道教神像画像。民间依然很少有人祭祀太岁神,也很少有人知道太岁神的名号。

民间认为,太岁神既是凶神,人们就不能冲犯。如何算是冲犯太岁呢?

后来,我国古代命理学借用天文学中的太岁说法,推出一套属相相冲的说法,认为属相与太岁相冲。这套说法就像日历一样,可以长期套用,并且写进了老黄历,或者农家历,六十甲子为一周期,六十年后重新使用一遍,如此反复使用。过去老黄历之类的历书,在农村人家,几乎家家都有,可见太岁相冲对农村风俗影响之深远。

直到现在,如果要查农历2021年“太岁相冲”,我们可通过民间旧版印刷的老黄历,或者各种版本的民间历书,即可查到:牛值太岁、羊冲太岁、龙破太岁、马害太岁、狗刑太岁。民俗认为,这些属相与“太岁相冲”的人,在立春日那天季节交替之时要躲起来,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犯太岁的人,另一种则是人与人之间属相相冲的人。

民间的说法是避过未来一年内的病灾、口舌事非。具体时间,一般认为在交春(立春的具体时间)前后的一个时辰内,用现在的时间换算,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也就是交春的前后一个小时。不过,2021年立春的时间是2月3日22时58分39秒,作为农村人,这个时候是深夜,早就回家睡觉了。这种说法在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习俗,直到现在很多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躲春”的习俗。

我国也有一些农村没有“躲春”的习俗,但对立春日有诸多讲究,也就是有很多的禁忌习俗,或者说将“躲春”的习俗与禁忌习俗融合在一起。比如,立春日不宜动土、搬迁、到病重患者家中、丧事现场等,禁忌挑粪桶、倒垃圾、恶声谩语、哭闹、大声呵斥、打骂小孩,不能打破碗盏、吃饭摆筷子时不能掉落在地上、不能理头、剪手指甲等等。

“躲春”之说,从科学上来讲,没有什么道理,一种传统民俗风俗而已。在农村,除了上了年纪一些人还相信外,大多数的年轻人已经不相信这一套了。

类似的习俗,也称“砍春柴”,清早起来不是忙着去拜年,而是上山砍一担柴回来,俗称“进财”。

女的一般不上山砍柴,而是到菜园里摘青菜,或打猪草(菜),菜的谐音为财,同样可以让家里在立春日“进财”,给家里带来一年的好彩气。

还有的地方,不一定上山砍柴,或菜园里摘青菜,但一定要到外面转一圈,空手出门,不能空手回家,要拿点东西回家,也叫“进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