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重特大交通事故三大原因

如题所述

二、什么是疲劳驾驶?

疲劳是连续工作后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状态。疲劳首先发生在大脑皮层。当长时间重复同样的工作时,皮层中参与工作的细胞会频繁受到刺激,从而产生强烈的兴奋。当这种兴奋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抑制。如果你继续工作,这种抑制过程会加强,导致疲劳。如果人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没有适当的休息,疲劳就会累积,导致“过度疲劳”。在严重的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其他系统的功能会出问题。驾驶员长时间连续驾驶后的疲劳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身体疲劳。驾驶时,驾驶员心率加快,主要是由于心脏活动加快,肌肉活动耗氧量增加。如果姿势不正确或固定姿势持续时间过长,即使力不大也会出现疲劳。这是由于肌肉活动,引起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使驾驶员感到疲劳。

2.精神疲劳。简单呆板的驾驶操作抑制了血压、呼吸、心律的正常状态,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精神疲劳。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使驾驶员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遇到危险情况时,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过度紧张和持续紧张必然会导致精神疲劳。

3.眼睛疲劳。当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过长或睡眠不足时,往往眼部肌肉松弛,眼球运动减少,频繁眨眼,甚至出现震颤和重影,这是眼睛疲劳的反应。

4.脊椎疲劳。因为驾驶员座椅不合适,坐姿不正确,或者在狭窄的驾驶位置长时间必须以固定坐姿工作,都会引起脊柱的疲劳反应,腰部酸痛,腰痛等。

根据疲劳程度,驾驶员的疲劳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他们的症状如下:

1.轻微疲劳。精神疲劳,频繁打哈欠;眼睛疲劳,眼皮沉重;肌肉疲劳;换挡不平顺,方向感和距离感不准确。轻度疲劳驾驶可能会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

2.中度疲劳。倔强的眼神和痛苦;困了,走神了;全身发热;背痛,动作僵硬。中度疲劳驾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很高。

3.严重疲劳。困倦、意识不清、意识模糊,有时是睡着时突然醒来的感觉;心跳加快;视觉重影;浑身颤抖出汗;潜意识操作行为。重度疲劳驾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很高。

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疲劳,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继续驾驶车辆,有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这是客观规律,不能跨越。特别是在严重疲劳后,为了赶着完成运输任务或冲在前面,有些司机是幸运的,认为只要振作起来就能克服疲劳。然而,无论他们多么想振作起来,结果还是被生理的客观规律带入“幻境”,导致车辆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最终酿成悲剧。以上三起事故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每一位驾驶员,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一定要牢固树立拒绝疲劳驾驶的意识!实际驾驶中,如果出现疲劳症状,一定要停车休息,待疲劳消除后再恢复驾驶。

三、如何防止疲劳驾驶

防止疲劳驾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开车前,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身体调整,全身心地投入到精力充沛的驾驶中;二是在驾驶过程中,尽量排除加速疲劳的因素,结合主动休息来延缓疲劳的时间。1.开车前的身心准备要求。

开车前最重要的休息方式是静态休息,睡眠是消除疲劳最有效的静态休息方法。司机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这样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才能得到足够的休息。为了保证睡眠质量,司机应该:维护家庭和谐;适度分担家务;不要暴饮暴食;控制社交活动和娱乐时间;选择安静的就寝环境,保证睡眠时间。

饮食方面,多吃含维生素(A、C、B1、B2)、纤维、钙的食物,防止眼睛干涩、疲劳、夜盲症,增强肠胃蠕动,预防便秘、痔疮,缓解驾驶时的不适、焦虑、烦躁。

2.如何防止驾驶时疲劳驾驶?

当行车和室外气温适宜时,尽量开窗通风。当需要打开空时,温度应设置为舒适,并切换到通风模式。平时加强对车辆的维护保养,确保车辆所有设施完好,减少噪音和振动;座椅调节应舒适且易于操作;与其他司机保持良好的关系。尽量在车内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延缓疲劳症状的出现。

主动休息也可以用来主动消除驾驶过程中的局部疲劳。比如通过改变驾驶姿势,迫使一些身体活动发生改变,因为后者活动产生的兴奋可以抑制前者活动产生的兴奋,使前者兴奋的细胞得以休息,从而延缓整体疲劳时间。

科学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和计划,行车中注意休息。每天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驾驶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晚上光线不好,路上开车很难判断,更需要集中视力。另外,有了人体生物钟的作用,晚上开车比白天开车更容易疲劳。因此,夜间长时间驾驶时,两人应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应在2小时内开车,尽量避免在凌晨开车。在道路客运方面,国家安委会、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发文,要求客运车辆凌晨2:00至5:00不得进入高速公路,这是积极防止驾驶员驾驶疲劳,避免事故发生的措施。

夏天天气炎热,司机很容易感到精神疲惫。再开久一点,他们的视线会逐渐模糊,思维也会变得迟钝,尤其是下午,开车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甚至司机会瞬间失去意识。强力驾驶很容易导致道路交通事故。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力消耗增加。因为道路笔直,没有交通,周围环境几乎一样,很容易懈怠或者疲惫。长期单调枯燥的驾驶会不自觉地提高车速,甚至失去刹车减速的意识。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最好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内到最近的服务区休息。

当你开始感到困倦时,不要继续驾驶,迅速在最近的地方停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恢复意识。和减少疲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用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

2.喝一杯热茶或咖啡,或吃一些酸或辣的食物来刺激精神;

3.停在驾驶室外活动活动四肢,呼吸新鲜空空气,刺激精神兴奋;

4.听轻音乐或适当调高音量,以刺激精神;

5.弯腰深呼吸,让大脑尽快补充氧气和血液,让大脑兴奋起来;

6.用双手以适当的力度敲击头部,疏通头部经络,加速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大脑兴奋。

当然,以上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疲劳,但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疲劳。只有睡眠才是缓解疲劳、恢复意识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服用禁止驾驶车辆的药物时,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经期、孕期)容易出现身心疲劳,应避免驾驶车辆。

四.疲劳驾驶的法律后果

为了防止疲劳驾驶,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驾驶人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用于公路运营的客车、重型货车、半挂牵引车应当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车记录仪。交警可以查看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连续行驶时间等行驶状态信息。第六十二条还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不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不足20分钟的行为。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条例》第九十条规定,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关道路交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还规定: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不停车休息或者少于20分钟,驾驶中型客车或者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扣12分;其他车辆,一次扣6分。

百万购车补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