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外狂徒”到“法治之光”,为何顶流罗翔无法被模仿?

如题所述

罗翔有个好朋友叫张三,除了人事什么都干。走过南闯过北厕所里头喝过水,打过架杀过人,大号里面栖过身。在长期疯狂试探法律底线的过程中,张三久病成医,渐渐摸索出一套角度刁钻的对线技巧。张三和失足妇女发生不可描述之事后用冥币支付,犯法吗?答案竟是不犯法。张三人生寂寞,找了个二奶是男的,犯重婚罪吗?答案是不构成重婚罪。张三把一瓶葡萄塞进直肠,然后发酵成葡萄酒,开车撞到人了,算酒驾吗?大家先不要笑,生活实际上远比戏剧更荒诞沉重。

罗翔的幽默伴随着的是现实沉重的无奈,罗翔第一次看到自己内心的张三是在2003年的冬天。他在双安商场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在问路,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搭理她,罗翔主动提供帮助。听说老人家从北京西客站一路走到了双安商场,罗翔动了恻隐之心,要打车带她过去。出租车上老人将自己的困境悉数告之,罗翔几次犹豫最终没有说出自己律师的身份,他担心惹上麻烦。

到了援助中心老人家让他快点走,不要影响自己的前途。这一声劝慰在罗翔心中回响了好多年,多年之后他功成名就贵为无数网友人生导师,当他谈及这段往事依旧羞愧难当。他憎恨自己当年的自私和懦弱,眉宇间的懊恼和低落清晰可见,为了弥补良心上的亏欠,他决定做一个诚实的人,此后一生他都在警惕自己的虚荣。

罗翔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它并不难学,只是绝大多数人不想学。20年9月,罗翔像往常一样发布了一条读书笔记,“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很快就会消失”。适逢钟南山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于是这则微博便被别有用心的人怀疑是别有用心。无数键盘侠冲进罗翔的评论区,阴阳怪气的讽刺他阴阳怪气,“又一个知识分子跳反了”,“你要说一个每天追时事热点发视频的人没看表彰大会谁信呢”,“哪天你家里办喜事,我拿个大喇叭吹丧乐,你也别想太多”。

铺天盖地的骂声中,向来好脾气的罗翔罕见的生气了,宣布退出微博。直到这里,罗翔的表现和普通人都没有区别,背上莫须有的黑锅,被网暴生气,退出平台另寻清净。不过罗翔在第二天就想通了,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罗翔的心态成为庄子这句警世格言一个优美的注释,他一直在自省。

20年10月一篇卧底名媛群的文章火遍全网,作者揭露了这些名媛拼单打卡高级酒店、下午茶的现象,引发全网群嘲。在人人都在踩一脚取乐的情况下,罗翔却在名媛身上看到了自己,本质上这些假名媛和朋友圈里那些炫耀知识炫耀道德炫耀财富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谁又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呢?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罗翔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做一个圣人,只是希望我们在指责别人之前先反思自己,道德要先严于律己,就算无法成为智者,也请别做被傲慢和优越感支配的愚者。

我发现了罗翔成为顶流的秘密,但很难模仿。相比于给自己立人设来巩固人气,他在出名之后最爱干的事情却是撕碎自己。遍观《十三邀》、《青铜时代》等一系列推心置腹的访谈,他几乎都在做检讨。

首先就是人品的还原,他不吝啬叙述自己的“卑鄙”。小时候他时常请乞丐来家里吃饭,把家里弄得臭气熏天。父母为了保护儿子的善良,只能笑脸相迎。罗翔被自己感动也为自己得意,长大后才幡然醒悟。这种责任由别人完成的善意是伪善,他只是享受了快感。

年轻时候的罗翔清高孤傲不可一世,从政法大学读到北大博士,又赴美留学。闪亮亮的履历确实给了他傲气的资本,但一切都在一个农民面前土崩瓦解。他在读研期间有一个农民来政法大学寻求法律援助,他们收留了他并把宿舍让出来给他住。几天后,农民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们,独自搬到了地下通道,那一刻罗翔无地自容。他总爱高谈阔论,视伸张天下人之正义为己任,却无法帮助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摆脱困境。抽象的全体在具体的个体面前失去了意义,从那一刻他决定爱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

这些年不断地自问,也让他对别人越来越包容。他有一个成绩很好的朋友,但是在14岁由于替别人放风被抓了,提及此事罗翔没有借机展示自己的清醒和予以道德上的谴责。正是因为见过人间太多疾苦,才愈加慈悲,正是因为看过人性太多幽暗,才愈发向往光明。张三常有,罗翔常有,人生是有限的,世界是无限的,学会敬畏,谨慎克己,就像罗翔给他的每一位学生写下的寄语:做“法治之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11
我觉得罗翔老师无法被模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他在表述法条上是采用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话语让人明白这个法律事实,还有就是他有着比较丰富的文化底蕴!
第2个回答  2022-10-11
因为罗翔有着丰富的法律知识;在成名之前敢于直面所有不好的声音
第3个回答  2022-10-11
我发现了罗翔成为顶流的秘密,但很难模仿。相比于给自己立人设来巩固人气,他在出名之后最爱干的事情却是撕碎自己。遍观《十三邀》、《青铜时代》等一系列推心置腹的访谈,他几乎都在做检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