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谁字冀伯

如题所述

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其人智勇双全,极善用兵,是蜀国综合能力最强的将领。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拥有最高军事指挥权)。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终究回天乏术。蜀汉灭亡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也被魏兵所杀。
天水麒麟少幼孤——姜维身世之谜
我记得《三国演义》介绍姜维时,说他自幼少孤,和母亲一起生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姜维任中郎将,职位不低,对当时年仅24岁的人来说,算得上一个可以借力的垫脚石。但如果姜维仅仅是一个孤儿,即便他有再大的才能也难以得到这样优厚的待遇。这是第一个疑问。
姜维幼好郑学,后被诸葛亮称为“凉州上士”,学问见识犹在马良之上。“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说动武陵蛮倾力相助,并非等闲之辈,可以被诸葛亮这样称赞,可见姜维是学到了真本事的。以他幼孤出身,恐怕也难以得到这样良好的教育。这是第二个疑问。
姜维在太守那里颇得信任,俨然算是一个可以在一城一郡有发言权的人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的推断是:姜维出自天水豪族姜氏。姜维的父亲必然从政或从军,为国死难,魏国抚恤遗孤,所以给与姜维优厚的待遇,使之能够接受优良的教育并最终展露头角。
再进一步分析。姜维生于公元二零二年,如果说他幼孤,则父亲死难时,他的年龄应不超过十五岁(过十五岁即为成年),也就是他父亲必然死于公元二一七年前。虽然姜维的父亲也可能死于某些小的战乱,但能得到魏国官方优厚抚恤的,更有可能是一场大战。查阅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公元二一七年前,发生在天水的动乱只有一场离此最近,规模最大,也最有可能,那就是发生在公元二一二年的马超席卷陇右。
那是马超兵败潼关后的第二年,趁曹操回兵,他又聚集重兵围困了凉州刺史韦康,兵占冀城,夏侯渊一时无可奈何,最终杨阜、姜叙屡出奇计击退西凉锦马超。我想姜维的父亲可能就是在这场动乱中战没的。间接的证据还有一些。与姜维共投蜀军的还有尹赏、梁虔、梁绪,这三位自幼和姜维交好。和杨阜起兵的姜叙很可能也是姜氏一族,同谋的梁宽、尹奉。姜、梁、尹三位的家属被马超悉数屠戮。我想应该就是因为四人同为战没家属,因而四位年轻人共同被魏国抚恤并提供公学。
从这个角度讲,姜维是根正苗红的烈士家属,又受到了优良教育,属于魏国在凉州地区重点培养的第二梯队人员。《三国志》记载,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蜀汉收留了杀害同宗和父亲的马超,姜维和蜀汉就有间接的杀父之仇,我开始实在想不出什么正当的原因导致和他同行的太守怀疑姜维有异心。但细细想来也不是没有可能。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并没有选择子午谷奇袭,也没有出褒斜道,而是绕道取了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魏略》记载,
魏略曰: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
当时的诸葛亮当然没有那么大的威慑力可以让三郡立即望风归降的,应该是诸葛亮的间谍战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之前蜀军的间谍就曾巧妙地渗透到洛阳,拔掉了司马懿这颗眼中钉,这次也很可能再次策反了陇西三郡的部分魏国官员和将领。我想,这位太守可能一时间听闻太多人叛变了,因此忘了国家统战政策,为保险起见才把姜维交给蜀军的。
公平地讲,没有任何成功是偶然的,也没有任何失败是毫无缘由的。魏国初期的失利正反映了他们在陇右乃至关中控制的薄弱,官僚梯队松散,大部分官员对国家战略吃不透,到了危急时刻就会出现大乱子。
像姜维这样的人,幼年丧父,侍母至孝,和蜀汉又有间接的杀父之仇,怎么可能主动投敌呢?一般来讲,幼年丧父的孩子,性格往往呈现两个极端,或者性格极弱,或者性格极强。姜维属于后者,魏国官员理应心知肚明。和间接的杀父之仇比起来,更直接的伤害来自魏国官方对他人格的否定和无情的抛弃。最终,姜维到死也再没想过回归魏国。
九伐中原空劳国——姜维才略之争
大家争议较多的是姜维九伐中原。争论的焦点并不是他穷兵黩武与否,而是他能力到底如何。诸葛亮评价“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但从姜维后期的战绩来看,胜负各半,胜利都是阶段性的,往往受限于客观条件,屡次被对方 “力挽狂澜”。
平心而论,我并不认为姜维的军事才能绝对超出这个时代,像吴起、韩信那样是不可能的,因为时代不同了。魏国之所以有很多将才,是因为魏国正好囊括了大部分出将才的地区,如幽燕、并州、雍凉,这三大地区由于胡汉杂处,经常出现战乱或盗匪,按照自然选择定律,一定会有身怀军事天赋的人脱颖而出。魏国只要善加选拔培养,绝对不会担心无人可用。但蜀国截然不同,感谢郭嘉,感谢丞相,内无盗匪,外无兵祸,除了北伐,无处练兵,人才自然枯竭。
姜维的早期军事才能应该说正是来源于客观环境和魏国的细心培养,诸葛亮所观察到的这些才能,并不是才能,而是天分,就像野兽在林中躲避猎人的追捕一样,是他的本能。应该说,他有超过其他将领一个层次的天赋,但却没有这样的客观条件。好的将领需要用大量的金钱、粮草和阵亡将士堆出来,这些条件,魏国给得起,蜀国给不起。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魏军被蜀军围在城里乱打一通,追击的时候还折了王双,但最后竟是举朝歌颂胜果——有曹真将军指挥若定,其他地方输点亏点也都无所谓的。自古,好的将领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姜维到了蜀国,其实是鹤立鸡群,几无用武之地的。
如果说他有唯一一丝成为超一流名将的机会,那就是诸葛亮长寿。诸葛亮病逝前,姜维任中监军,征西将军,这并不是特别显赫的官职或军衔,论位高,不如魏延,论机要,不如杨仪,这并不是诸葛亮不重用他,而是他太年轻,没有资历。好的人才需要在名师手下多历练才能青出于蓝,好的将军也是一样,他需要在名将的指挥下多打胜仗才能学会自己打胜仗,但姜维比诸葛亮年轻太多,诸葛亮死得又太早,没有这样的机会。姜维学了诸葛亮的兵法韬略,但实践层次多在战术层面,于战略层面恐怕难有突破,何况诸葛亮死后连战术的改进也无人指点。还有更要命的,诸葛亮手递手的接班人是蒋琬,蒋琬之后有费祎,这两位都是和平主义者,是国际亲善大使,于是姜维在一个将领最黄金的年龄坐起了冷板凳。我并不埋怨蒋、费二人的政策,只是客观地说姜维没有遇到发展的好机遇,如果诸葛亮多活十年,姜维或许可以脱颖而出达到另一个高度。
从诸葛亮逝世的公元二三四年,至费祎逝世的公元二五三年,姜维坐了十九年的冷板凳,每次出兵规模不过万人,粮食供给也不过数月。我们叫他天水的麒麟儿,是说他早成,但实际他成得并不早,大部分的事业都是在五十岁之后才开始起步的,说他晚成还差不多。
陇右之右——姜维用兵方略之争
虽然姜维的用兵师承诸葛亮,但我们对比诸葛亮和姜维的用兵方略,两人还是略有不同的。诸葛亮前两次北伐,确实没有选择汉中东北的捷径,而是绕路祁山了,这是因为他觉得从这里出兵,运送兵粮较便捷,也更有胜算。但第三次北伐之后,由于木牛流马的发明,蜀军已经可以从渭水运粮,不再依赖陈仓做军事枢纽,诸葛亮遂屡次直出褒斜道,以求进兵神速,战线迅速从陈仓、大散关一线推至武功、郿城一线,魏国告急。
姜维却和老师的用兵方向不同,他有自己的主张和追求。他认为,老师走陈仓道是对的,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从来没有真正割断魏国对陇右的控制;自己是凉州上士,对西北军情了如指掌,如果可以连结羌戎,夹攻魏军,则蜀军完全可以坐断凉益二州,居高临下。其实,有心人不难发现,姜维走的是马超的老路,刘备收用马超,也正是为走这步棋。这步棋对不对呢?我认为是有胜算的,但前提是,荆州的一半还在蜀国手中。
如果荆州还在,则主战场还在荆州,凉州作为次要战场,魏军是不会也没法重点防御的。马超也好,姜维也好,一旦跑到自己的主场,没有曹操复生,没有数万大军坐镇,那是绝难压制他们的。魏军权衡利弊,肯定还是死守关中,集结重兵防御荆襄。如果真是这样,此二人便大有用武之地。汉中作为两地之间的跳板,也可以充分发挥战略要塞和军事支点的作用,北连关中,南达荆襄,背靠成都,四通八达,曹魏定然左支右挡,无力招架。但一切战略皆因孙权和吕蒙而改变。吴国在几次出兵合肥不利之后,哭着喊着非要收回荆州,挂了人家二当家并间接害死三当家,气死大当家之后,吴国收回了荆州,但他们出兵的重点依旧是徐州。我们除了赞叹吴国战略水平的“高超”,也只能安慰蜀国稍安勿躁。
合肥这块地方我们前文已有分析,在两淮屯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魏军防御兵力多时不足两三万,少时仅有数千,主要防御思路是移城就山,重点防御,靠魏国中军远道驰援再加上一定量的虚张声势,大多数时候是连蒙带骗,而吴军主力七八万之众偏偏不能越防而过,甚至有孙权不敢下船达一月之久的优异表现,这极大鼓励了魏国的机会主义行为,也造就了姜维的悲剧——魏军防御重点最终从东侧转移到西侧,邓艾的出现填补了魏国在陇右的空缺并最终压垮蜀国。这并不全怪姜维,换了诸葛亮打也是一样的。
对比诸葛亮和姜维两人的用兵方略。诸葛亮用兵较少侵略性,进兵方向较为稳妥,无半数以上把握绝不轻易行动,看似进攻性的行军往往攻守兼具,就像移动的堡垒,让敌人不知什么时候可以进攻,也不知从哪里进攻。第五次出祁山,司马懿从上邽尾随而至,诸葛亮从容不迫地回身迎敌,司马宣王立即被吓得高沟深垒,转攻为守。诸葛亮也没有过于为难他,斩首万余就撤兵了。
相比之下,姜维的用兵习惯大不相同。他的行军极为大胆,也很有创造性,这是他超越老师的地方,对于进兵方向的选取非常有侵略性,每次都一定要从魏国割下一块肉来才肯罢休。他曾把王经围在狄道城,张翼劝他不要过于追求扩大胜果,但姜维将这样的意见视为对自己用兵方略的否定,极为反感张翼的建议。如果在上邽城外打败司马懿的是姜维,他可绝不会如此善罢甘休,非要把司马懿追着屁股捻回老家才肯罢休。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诸葛亮这么多次出兵,除了南征时不得已与李恢分兵两路,其他时候兵权从未长时间分割过,占了上邽城后虽有一次分兵,但防守性质极强,主要就是为了吸引司马懿追击,和姜维的屡次分兵不可同日而语。姜维的攻击就像烈火一般,瞬间冲入敌人的领地,每每让魏军十万火急,但凡对方有一点点优柔寡断或瞬间失误,姜维都足以扭转战局。但他性格有些急躁,用兵的分寸把握也略显不足,往往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却总被对方“力挽狂澜”。我觉得这些都是他历练不足所致,经常得势不得分,欠缺临门一脚的磨炼。耐性、经验和整体规划略有欠缺,但胆略、侵略性和决心都高人一筹,这基本决定了他在军事上的作为了——战术上高人一筹,战略上难有突破。
但说到底,我们也没法说谁的用兵习惯更好,因为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的优劣势,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对他们的束缚也不同,我也只是提供一个更好地了解两个人的角度。
当年识破武侯计也尝对阵赵子龙——你喜欢姜维么?
我得承认,自己是喜欢姜维的,虽然不是最喜欢的一个,但在我的武将谱中,他绝对要有一席之地。这并不是因为他能力多强,而是他性格吸引人。
这得从姜维和诸葛亮在天水见面那时说起。
我说了,他幼年丧父,侍母至孝,性格极为好强。老版《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极为传神的描写:
姜维对太守说:“赵云败走,诸葛亮必然亲自来攻。”
太守点头,“我已令兵士多备弓箭,加固城防,严守四门。”
姜维摇摇头,“这样虽可保住城池,但不能杀败诸葛亮。”
太守大惊,“伯约还想胜他?!”
四分之一柱香之后,姜维说出了他所有台词中我最喜欢的那一句,
“呵,此亦不难。”
试问,有几个人敢在诸葛亮面前说“此亦不难”?曹操说过吗?周瑜说过吗?司马懿说过吗?这个年轻人真傲气,真不简单!
分享
8
11
全部回复
只看楼主
时间正序
把阑杆拍遍
第2楼
2020-04-08
赞
我们再看姜维最后胜了没有?
却说孔明因虑姜维,自为前部,望天水郡进发。将到城边,孔明传令曰:“凡攻城池,以初到之日,激励三军,鼓噪直上;若侯日久,急难破矣。汝等诸将,当激励三军,不可失此机会。”于是大军径到城下。因见城上旗帜整齐,不敢轻攻。候至半夜;忽然四下火光冲天,喊声震天,正不知何处兵来。只见城上亦鼓噪呐喊相应,蜀兵乱窜。孔明急上马,有关兴、张苞二将保护,杀出重围。回头看时,正东上军马,一带火光,势若长蛇,孔明曰:“兵不在多,似此人之调遣。真将才也。”遂令关兴探视,回报曰:“此姜维兵也。”孔明嗟叹不己,折了一阵,收兵归寨,思之良久,乃顾左右曰:“量一姜维,尚不能胜,安得破魏耶?”
人家可真没有说大话,还是赢了诸葛亮一阵的,而且就带了三千人。他狂归他狂,但他抓住了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机会战胜了诸葛亮——狂还是有理由的。
还是那一句话,所有失败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帮诸葛丞相分析分析。
姜维的安排是,自己去城东截杀蜀军,其他三人各引一军埋伏在外,梁绪在城中带百姓守城。估计周瑜、曹操亲眼看了姜维的安排也要气的吐血——就这点兵马,这点安排就打赢诸葛亮了?当年周瑜水陆八万大军,曹操汉中四十万人马,都一样被杀得大败。但我们细想想,诸葛亮输得真不冤。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阵容是历届阵容中最强的,士兵刚经过南征的锻炼,不劳不懈,士气高昂。不管是单打还是群战,诸葛亮都应该是不惧姜维的。除了作者在这里打伏笔衬托姜维,还有什么因素让诸葛亮吃亏了呢?我觉得,要怪还得怪南蛮军太弱,没有起到热身赛的作用。自从周瑜、曹操去世,诸葛亮除了司马懿就没把谁放在眼里,碾压式平推孟获让诸葛亮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前文所说的本能,不同的是,并非身体机能的本能,而是对计谋的本能提防。你说为什么鲁肃过来说要劳军,诸葛亮就知道是计呢?因为他那时候才不到三十岁,谁都想欺负他,不多个心眼是不行的。到现在,诸葛亮开始张口闭口“老夫如何”,是到了他欺负别人的时候了,所以遇到年轻人的时候就缺少了一种本能的提防。
梁绪带着百姓守城,以诸葛亮的能力会看不出来那是百姓?以他的精明,有个苍蝇飞进蜀军他都能拿过来为己所用,何况是城上站满了老幼妇孺?我的猜测是,诸葛亮有自己的打算。前面军魂赵云折了一阵,后面他亲自带前军围城,定要扳回一城,振奋士气。他看到城上是百姓的时候,自己反而不急于攻城了:一来,要宣扬蜀军强大,靠正面强攻让你们体会面对强敌的无力,摧毁尔等的抵抗意志,二来,姜维上次识破了我的计策,这次我也要卖个破绽给他:他派百姓守城是要显示士兵羸弱,然后趁我不备来偷袭,那我就将计就计,让你也知道面对老夫的无能为力。
俗话说,小李飞刀上了兵器谱就不能算暗器了,李寻欢绝就绝在,告诉你一会儿飞刀直奔哽嗓咽喉,但你就是防不住。诸葛亮要的就是你明知我中计了还是赢不了我的那种绝望。
观诸葛武侯的计算不可谓不精妙,但这里还是姜维棋高一着。书中写
忽然四下火光冲天,喊声震天,正不知何处兵来。
看这么多年三国,除了在这里,你还什么时候见过诸葛亮“不知何处兵来”了?
老版《三国演义》对此处的安排更加细致,诸葛亮听到敌袭,只是不慌不忙地问,“是否是城中兵马?”
这一问说明他对偷袭早有预判,以他的谨慎,一定早有安排:针对城中兵马的偷袭,参考陈仓落城的经验,他定有内应在城里斩关落锁,外面举火掩杀,在强攻的前夜拿下天水城,第二天,踏着日出的光芒,诸葛丞相从容不迫地进入天水郡安抚百姓并与群众代表亲切交谈。
但关兴此时给了否定的答案。诸葛亮马上反应过来——要坏事!这才慌了,“我中姜维之计也!”
姜维简单的一个夜袭并不能真的算作一计,那诸葛亮所说的中姜维之计的计指的是什么呢?
我猜测,诸葛亮在做第二点战术安排的时候,略有些托大。他觉得自己看破了姜维的计,所以在城东,也就是他自己领兵前来的方向上减少了兵力,以吸引敌军的偷袭,然后在其他三门都布置了伏兵,就等敌军出城偷袭之后杀入城中。真若如此,敌军必然回救,城内逃出的残兵和城外入城的魏军冲撞到一起,自相残杀,丞相带着关兴张苞看完热闹就可以收人头了。等姜维被绑上来之后,自己可以摇着大扇笑呵呵地说,“你用三千兵袭我,我也用三千兵袭你,伯约可输得心服口服?”
但偏偏这时候城中“守军”只管摇旗呐喊,并没有出城,伏击蜀军的魏兵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诸葛亮最先受到攻击,但因为姜维指挥得当,诸葛丞相的情况十分紧急,来不及更正军令,早有部署的蜀军伏兵没有新的将令也无法擅动(为免优势兵力自相残杀,古代夜战不宜违令擅动),所以城东蜀军吃了大亏,其他三部兵马却干瞪眼没办法。姜维偷袭成功后敲锣打鼓安然回城。我想,这才是罗贯中为了衬托姜维的智谋而描绘的计中计。没有诸葛亮看错姜维之计,怎能体现姜维智力超群呢?
我喜欢姜维,其实还不仅仅因为他的才智
把阑杆拍遍
第3楼
2020-04-08
1
,虽然这是必备条件。我所欣赏的品质,就是他的那种斗志,一种“你就算把我踩在脚下我也要翻过身来打倒你”的气势。他将整个三国人物的傲演绎到了极值。姜维在某次追击中跌下马来,要是其他将领早就屁**流跑回本阵了,还有的反应稍慢可能就原地等死了,但是姜维让人瞠目结舌,
杨欣拨回马,来杀姜维。维跃起身,一枪刺去,正中杨欣马胸。
这叫艺高人胆大!当年空手射死郭淮真是名不虚传。听连丽如讲《杨家将》,说两马一错蹬,这员杨家小将使了硬功夫,两腕一用力,枪身抖得如弓背一样,霎时甩出了三个枪头,个个是真,正好挑断了敌将绊甲绦,分毫不差。这一枪是杨家传世本领,没有三五年的苦练是绝没可能练成。我当时想的是,姜维的这一身傲气怎么来的呢?一半是父亲丧后自己每每发奋读书练武积累来的,还有就是近二十年的冷板凳让他异常执着地苦练看家本领练出来的。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姜维虽不是世上最珍贵的那块足赤黄金,但他至少也价值连城。那跃起一枪,让我想起了他给母亲写的一封信:
孙盛杂记曰: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我欣赏姜维的第二点,是他的胆略。很多人怪他错改蜀国在汉中的重门战略。大家这是有点错怪他了。他这样做确实风险很大,但当年诸葛亮也有同样打算的。
《三国志·后主传》记载:
七年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
《三国志·李严传》记载:
八年,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诸葛亮筑汉、乐两城是在建兴七年,曹真伐蜀是在建兴八年,仗还没打,诸葛亮先是命李严率兵赴汉中,后又“以明年当出军”,改命李严。本来曹真三路伐蜀应该是蜀汉和曹魏的一场大决战,这场仗后来因为阴雨连绵,未能发生。但奇怪的是,诸葛亮好像预知自己会胜利一样,开始准备明年出兵事宜了。
这就是诸葛亮高人一筹的地方了。前两次北伐,曹魏军强却死守,蜀军势弱却不得不强攻,这样是不可能获大胜的,一定要让对方打过来,我们才能全歼敌军,最终扭转陇右乃至关中的敌我态势。诸葛亮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盘算,从建兴七年开始,先收复武都、阴平挑衅敌军,然后赶快修筑了汉、乐两城,汉城离阳平关很近,互为犄角,乐城离南郑很近,也可相互依靠。这样有计划地放曹真、司马懿进到汉中平原,重演当年汉中决战一幕,如果可以借机大量歼灭魏军,蜀军就可借此良机达到坐断陇右的目标。姜维也只是在诸葛亮的基础上继续执行而已。虽然错守诸围的同时避祸沓中是一招败棋,我还是稍稍佩服了一下他的胆略,好像他手中有杀无闪还是自信满满地跟对面的邓艾说“尔等小贼可敢杀我”——在仅有万分之一的胜算时,还敢放手一搏,这人真是胆大如斗!
其实,他的大胆也屡次给他招来杀身之祸的。兵围铁笼山,司马昭已经无计可施,羌兵骤至,姜维竟然全无防备,功亏一篑;和邓艾祁山斗法,他知道敌军有地道偷袭左右两军,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照样扎营不误,卖个破绽就是要全歼邓艾,结果折了左军,落了个不赢不输;对阵司马望,他明知敌军要劫粮,偏偏就把粮食给对方截,然后派傅佥再截杀敌军,最后虽然打赢了,粮食也没了。很多次,姜维因为自己的胆大而搏出了胜机,但也因为胆大丧失了胜利。究其原因,一方面,他过于大胆,对于必要的和不必要的牺牲都毫不吝啬,但实际条件对他束缚太紧,让他的选择往往无功而返;另一方面,他在关键时刻每每体现出了火候不够过于急躁的缺点,年轻时没有经过诸葛亮手把手的指点,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对胜机的拿捏不准确,本事过人,但无力施展,这是困扰他一辈子的硬伤。要我说,姜维的功夫像是七伤拳,伤人先伤己,嗜血搏命,谁见谁怕,和乐进、马超倒有几分相像。
论性格,这个人心高气傲,性格倔强,按老百姓的话讲,这人怕人说也不让人说,这是单亲孩子一般都有的特点。张翼劝他,他憎恨张翼,廖化劝他,他怀疑廖化,这是一个比较坏的习惯。夏侯霸第一次提到邓艾、钟会,他哈哈大笑,“黄牙孺子,何足道哉”。本事大的人确实都容易刚愎自用,有几个人能像诸葛亮、司马懿那样呢?也罢了,不能对他苛责太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他所能做的就是那些,再多一点,我们知道他也绝无可能做到就是了。
记得小时候还看不懂三国,电视台正播放邓艾偷渡阴平,母亲问父亲,“诸葛亮死了,蜀国就不行了么?”我父亲只是简单地说,“不行了。”母亲好像有些不甘心,又问,“姜维不是挺强的么?也不行了?”这次,父亲叹了口气,说,“也不行了。”当时天很晚,我觉得是一种天都要塌下来的感觉,长大之后回想起这幕,觉得有人能被其他人寄予希望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当他们也支撑不住的时候,每每让人觉得那也是一件让人叹息的事情。
老版《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幕戏,姜维最后一次北伐后撤兵,骑

7
查看所有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三国演义吧
关注 29万 贴子 34万
进吧
哎,好人不长命,一路走好李老师
6
136
302

长投学堂0元9天直播课
为什么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01:19
长投学堂0元9天直播课广告立即查看
三国演义吧
关注 29万 贴子 34万
进吧
94版《三国演义》张飞扮演者李靖飞去世,终年65岁
据南京艺术学院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余泳透露,11月24日,94版《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扮演者李靖飞因病医治无效离世,终年65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