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精忠报国这个成语,你想到了谁?

如题所述

看到这个词语就让我直接想到了——岳飞,而这个词也被岳母刺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岳飞是南宋时期中国的军事将领和民族英雄。他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军事领导人之一,并因其忠诚、勇敢和对国家的忠诚而被人们铭记。岳飞出生在一个动荡和冲突的时代,北宋王朝已经灭亡,南宋王朝正努力保持独立,对抗入侵的金朝。尽管处境艰难,岳飞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脱颖而出,并以其战略实力和领导能力而闻名。

在岳飞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领导了无数次成功的抗击金国入侵的战役,他被誉为拯救了南宋免于一定的失败。然而,尽管他取得了成功,但最终还是被一位名叫秦桧的高官背叛了。秦桧嫉妒岳飞的成就,并试图诋毁岳飞。

岳飞因虚假指控被捕并被处决,但他的遗产依然存在,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忠诚、爱国和勇敢的象征。时至今日,他被人们铭记为中国最伟大的军事领导人之一,并被誉为民族英雄。

总之,岳飞是南宋时期中国的军事将领和民族英雄,以其忠诚、勇敢和对国家的忠诚而闻名。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障碍,他还是以军事指挥官的身份崭露头角,并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军事领导人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4

看到精忠报国这个成语,我就想到了谁,因为什么?——答案:看到精忠报国这个成语,我就想到了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精忠报国 

【拼音】: jīng zhōng bào guó

【解释】: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出处】: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举例造句】: 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拼音代码】: jzbg

【近义词】: 尽忠报国

【反义词】: 卖国求荣

【歇后语】: 岳飞背上刻金字

【灯谜】: 岳飞背上文身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

【英文】: serve one's country with unreserved loyalty

【故事】: 北宋末年,女真族建立大金国,直接威胁北宋的生存。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送19岁的岳飞从军。岳飞在抗金19年战斗中,打了许许多多胜仗,让金兵闻风丧胆。北宋灭亡后,他继续坚持抗金直到被害。

第2个回答  2022-12-25
南宋名将岳飞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南宋名将岳飞,这个成语出自《宋史岳飞传》。意思是精心忠诚、报效国家,为国家奉献一切,形容非常爱国。现在,人们以岳飞的爱国故事为内容,以精忠报国”为题创作了歌曲和电视剧,歌颂了主人公的爱国之情。南宋时期,汤阴县岳飞自幼由母亲悉心教导,习文练武,一心报效国家。岳飞从戎,岳母于其背刺以精忠报国”四字训诫。金国鞑子入侵,岳飞主战,却被奸臣张邦昌所阻。金国大将金兀术再度进攻,掳走康王二帝。岳飞领军出击,在朱仙镇围住金兵。汉奸秦桧被金人收买,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国,将其下狱。岳飞含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