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的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7

1.闽剧的历史发展概况

一、简要描述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 二、历史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 ,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

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 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

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 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鸳鸯帕》等。

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于是一种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 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

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戏班起初专门为普度演出,首演节目《水漫金山》,戏台搭在位于闽江畔的金山寺,使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结果一炮打响,于是四邻乡村纷纷前来邀请,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从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间,这是儒林戏的大突破。

"洪塘儒林戏" 时期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女运骸》、《长亭别》、《柳荫记》、《玉堂春》等,均成为后来闽剧的保留剧目。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

所以当儒林戏又复苏的时候,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

到了同治年间(1862-1874),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了"陈厝儒林班"、"汤边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义序儒林班"等十余家均以所在乡名作为班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 光绪元年(1875),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

由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班,率先打出改革旗号,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延师习教"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有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都来聘订该班去演出。

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七人(俗称"七子班")发展到了二十人,演出剧目除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外,还增加了《卖画》、《递柬》、《桃花村》等。 卢诗孙病逝后,"醉春园"儒林班便告停演。

该班原编剧兼导演高喜福决定重整锣鼓,另起炉灶。他一方面把原来已散伙的部分艺人招回,另一方面亲自物色主要演员,如花旦胜玉环、小生崔传龄、小丑吴友亮等,并配以副角多人组成新班, 取名"驾云天"。

该班在福州鼓楼城隍庙首演,由胜玉环主演开台戏《打铁锏》,获得成功。"驾云天"声誉雀起,订戏者源源不断,引起了同行的钦羡,于是在福州又出现了"达云霄"、"赛月宫"、"庆仙园"三个儒林班。

随后不到三年时间,又先后成立了"凤麟奇"、"谱云霄"、"仿桃源"、"庆云天"、"乐琼天"、"仿霓裳"、"正天然"等班,与先前的四个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使儒林戏在历史上达到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儒林戏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

2.闽剧的来历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 闽剧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

闽剧,戏曲剧种。又称福州戏。流行于闽中、闽东和闽北各县。明末清初 ,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这种演出活动,后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在闽东北福安、宁德一带,当时也出现了一种以“江湖”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意即用方言演唱)。所演剧目多移植“江湖戏”,或据民间故事编演,如《双金花》、《赠白扇》、《红裙记》等。后来,原用“正音”(官话)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平讲(方言)演唱,渐与“平讲班”合流,同时又吸收了“唠唠班”(指当地人认为唠叨难懂的昆腔、徽戏等外来戏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讲”为主,与“江湖”、“唠唠”三者合一的班社。在福州还流行着一种“儒林戏”,起自明万历年间,以外来声腔结合俗曲俚歌所创的“逗腔”为主要唱调。清光绪年间已有13家“儒林班”,盛行一时,剧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笔,如《紫玉钗》、《墦间祭》等。辛亥革命后,“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 、“唠唠班”三者合一,形成了“闽班”,即今之闽剧。

3.能介绍一下闽剧的发展历史吗

明万历三十七年 (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 闽剧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

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

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 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鸳鸯帕》等。

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士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于是一种纯用 闽剧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 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

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戏班起初专门为普度演出,首演节目《水漫金山》,戏台搭在位于闽江畔的金山寺,使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结果一炮打响,于是四邻乡村纷纷前来邀请,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从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间,这是儒林戏的大突破。

"洪塘儒林戏" 时期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女运骸》、《长亭别》、《柳荫记》、《玉堂春》等,均成为后来闽剧的保留剧目。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

所以当儒林戏又复苏的时候,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

到了同治年间(1862-1874),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了"陈厝儒林班"、"汤边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义序儒林班"等十余家均以所在乡名作为班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 光绪元年 (1875),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

由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班,率先打出改革旗号,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延师习教"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有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都来聘订该班去演出。

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七人(俗称"七子班")发展到了二十人,演出剧目除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外,还增加了《卖画》、《递柬》、闽剧《桃花村》等。 卢诗孙病逝后,"醉春园"儒林班便告停演。

该班原编剧兼导演高喜福决定重整锣鼓,另起炉灶。他一方面把原来已散伙的部分艺人招回,另一方面亲自物色主要演员,如花旦胜玉环、小生崔传龄、小丑吴友亮等,并配以副角多人组成新班, 取名"驾云天"。

该班在福州鼓楼城隍庙首演,由胜玉环主演开台戏《打铁锏》,获得成功。"驾云天"声誉雀起,订戏者源源不断,引起了同行的钦羡,于是在福州又出现了"达云霄"、"赛月宫"、"庆仙园"三个儒林班。

随后不到三年时间,又先后成立了"凤麟奇"、"谱云霄"、"仿桃源"、"庆云天"、"乐琼天"、"仿霓裳"、"正天然"等班,与先前的四个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使儒林戏在历史上达到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儒林戏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

儒林戏在福州方言地区,已跃居剧苑芳首之位,使其"逗腔"成为后来闽剧的主体音乐。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1908-1911),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开始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

二十世纪20年代 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以郑奕奏为代表的"郑派艺术",是闽剧艺术的第一个高峰。郑奕奏在短短的几年间,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新茶花》里的新茶花,《孤儿血》里的张桃珠,《百蝶香柴扇》里的林英姐,《黛玉葬花》里的林黛玉,《紫。

4.福州市闽剧的起源特点与型成

福州市闽剧的起源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闽剧的唱腔曲调,有原属“儒林”、“平讲”的逗腔、飏歌、江湖、小调4类,又有吸收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曲牌。逗腔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的虚腔,其中的“宽板”、“急板”,原有后台人声帮和(称为“驮声”),后来有的改为自行拖腔(称为〔自驮声〕),或用小唢呐吹奏帮腔部分,作为过门,还有“滴水”、“滂水”等调,是吸收吹腔、梆子腔演化而来。

5.闽剧历史 常识 经典剧目 剧性

闽剧,俗称福州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综合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本省地方戏曲,并吸收弋阳腔、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于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戏曲剧种,解放后定称为闽剧。

历史沿革: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鸳鸯帕》等。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6.闽剧历史 常识 经典剧目 剧性

闽剧,俗称福州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

在其发展过程中,综合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本省地方戏曲,并吸收弋阳腔、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于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戏曲剧种,解放后定称为闽剧。历史沿革: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

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

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鸳鸯帕》等。

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7.介绍闽剧的特色

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四大类组成的:粗犷激越的"江湖调",通俗平畅的"洋歌",典雅婉约的"逗腔",清新活泼的"小调",其中前三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阳腔、昆曲和徽调的影响,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形式,后台帮腔叫做"掏岭"。又有吸收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曲牌。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

"逗腔" 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依"的虚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岭]、[宽板]、[急板]等。

小调系本地和外地传入的俗曲俚歌,很丰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从徽戏、京剧吸收的如[大补缸]、[七句半]等。

辛亥革命后,不少京剧艺人转入闽班教戏,所以闽剧音乐也吸收了皮黄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