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由来?

如题所述

寒食节的由来是: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

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的节日特色

由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寒食节时期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31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即农历三月二十九或三月三十日。寒食节起源于中国北方春天较寒冷时,为了避免生火而不得不把冷食调理食用的习俗,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节日。
据传,寒食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楚悼王听信谗言,下令流放了忠臣屈原,并在京城举行百无禁忌的贪宴,正当一个天大的阴谋即将完成的时候,屈原知道了国事的真相,而他的同窗好友越国夫人黄氏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向王朝卫的国君求情,但结果是无人理睬。听到消息的屈原十分悲愤,放声高歌起来,经过三天三夜的歌唱,屈原自刎而死。著名的《离骚》便是屈原在长达十年的流放期间创作的。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便在他死去的那一天,禁止生火烹饪,只吃冷食,这一天被称为“寒食节”,每年在这一天,寒饮冷食清明节前一天,称为重阳节。至今,这一习俗仍在中国各地流传。
第2个回答  2023-03-31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节日,通常在每年的清明节前一天,因为这一天人们禁火寒食,故称之为寒食节。那么寒食节的由来是什么呢?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据史书记载,寒食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说,楚国大夫屈原被排挤出朝廷后,颓废失落,流浪至江边。他看着滔滔江水,心灰意冷,便投身于汨罗江中。为了纪念他,百姓们每年都会在屈原牺牲的那个日子举行祭祀活动,并且不生火做饭,用凉拌食品来纪念屈原。

寒食节在唐宋时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民间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不但要烧制寒食、吃冷食,而且还要踏青游玩,赏花观景,这也成为了寒食节的重要习俗。

现如今,虽然许多地方已经不再严格遵守寒食节的规定,但是人们依然会在这一天里尽情享受春光,感受生命的美好。
第3个回答  2023-03-31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第4个回答  2023-03-31
寒食节,又称清明节前的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介之推因言事被贬到了陈国。介之推在流放期间,听闻自己家乡阆中的国君死去并且墓地被强盗占据,无法祭奠。为此,他特意派人赶回故乡,才得以祭拜先人。但是在当时的民间传统中,在清明前,任何火源都要熄灭三天。介之推为了不违反这个传统规定,在寒食节前把棺材悬挂在树上,并用冥纸和黄绸缠裹住周围以防止动物捣乱或者触动墓地内的墓碑。

后来这个习俗广泛流传开来,并成为了清明节之前必须遵守的一个阴历二十四节气。现代社会中虽然已经没有了火源熄灭的规定,但人们仍然保留着一些寒食节文化遗产,如踏青、扫墓等活动来缅怀先祖和亲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