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的诗意和道理

如题所述

登鹳雀楼的诗意和道理如下:

一、诗意:

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二、道理:

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就需要站的更高一些,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

三、赏析: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后两句写所想,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从这后半首诗可知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王之涣,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

王焕之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送别》、《九日送别》等。

二、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是千古绝唱。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8
《登鹤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的场景,揭示了他的胸襟抱负和不断求进的精神。下面是诗中表达的意境和道理:
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的场景,是在看尽天下美景之后,想要穷极目光所能达到的范围。这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于未来的向往。黄河入海流的意象则代表着诗人渴望着将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都纳入自己的视野之中。而「更上一层楼」则意味着诗人不满足于眼前的美景,还要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这首诗通过对于一座高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于未来的向往。它也在提醒人们要有更高的追求和目标,不断向更高的方向努力前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