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帝王为何总喜欢拿英雄当刀使?

如题所述



简介:皇帝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杀英雄。刘邦如和朱元璋也是如此,而赵匡胤更胜一筹。喝一杯酒来缓解士兵的权利被释放给了这班老部下。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带英雄去做手术呢?仅仅是对他们统治的威胁吗?


“鸟尽弓藏”,这种闹剧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遍又一遍上演。整个历史陷入了一个怪圈。你再怎么挣扎,终究还是走不出圈子,就像齐天大圣跳不出佛祖的手掌心一样。由于这种事情每个朝代每个世代都有发生,从逻辑上和直观上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皇帝的个人素质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


网络图


我们可以把皇帝和英雄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皇帝作为帝国的主人,控制着帝国的财产权,但不能直接治理国家。他必须委托一个或几个代理人帮助他管理国家。在这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英雄们高官厚禄,要求他们努力工作,为皇帝服务。然而,皇帝最关心的是要求英雄们不要造反。


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保证国家长治久安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如果英雄不造反,皇帝们绞尽脑汁解决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解决英雄会不会造反的关键在于确定最后谁会造反,但这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模式:大臣们自己知道他们会不会造反,而皇帝却不知道谁是汉奸,谁是忠臣。


宋太宗有句名言,意思是一个国家要么有外患,要么有内忧。外患有形,内忧无形。一段奸诈的表白道出了皇帝们的无奈:他得有办法鉴别谁是奸臣,谁是忠臣。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英雄们必须发出信号或者皇帝必须用信号来确定一个分离条件,这样忠臣和奸臣才能不混乱地分离。


帝王们只能根据某个信号直接判断。什么信号能让皇帝认出奸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加强惩罚的威胁,如杀九族、过年关等。让有风险厌恶的人选择不造反。但是,当皇帝的收益那么高,风险爱好者有机会总会去尝试一下。而英雄们,尤其是创始英雄们本身就意味着他们是风险爱好者。不然谁去“抬着头干革命”?所以事后的惩罚威胁对以冒险为职业的英雄们不会有太大的威慑意义。


通过亲属关系鉴定呢?从吕后到李世民,从多尔衮到雍正,亲人的血缘亲情只是帝位之争的小小代价。成大事者,绝不会放在心上,分我一杯羹,是千古名言。能否根据臣服于皇帝的信号来认定奸臣?毫无疑问,真正要造反的人,还是会对皇帝毕恭毕敬的。安史之乱绝对服从唐的肚子我们记忆犹新,这个信号没有任何意义。


是否可以逆向思考,敢与皇帝争论的是忠臣,不敢争论的是奸臣?可惜历史上的权臣都敢和皇帝争,不敢争的依然是忠臣奸臣。所有这些,我们都尽力去寻找一个合理的信号,让帝王们从英雄中分离出忠奸,当然也不可能找到分离的条件。


网络图


每一个开国皇帝都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他无法把忠臣奸臣从英雄群体中分离出来,但又必须尽力保证自己的子子孙孙能够顺利继承皇位。所以帝王们自然有自己的分家信号来分家,把可能造反的人清除出去,保证山河长存。“误杀三千,不如放过一个。”在分不清忠臣与奸臣的时候,帝王们选择了这个分离信号: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杀了有造反能力的人,剩下的人就算有心造反也没有造反的力量。


每一代帝王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面临着同样独特的选择,最后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让我们的后代看到了一幕幕闹剧。不要问你想做什么,问你能做什么。英雄天生有罪,但谁能让他们造反呢?学者说中国是外儒内法,至少在对待英雄的问题上这是对的。所有的皇帝都遵循防止英雄如贼的天良哲学。


如果英雄交出兵权,英雄就失去了发动政变的能力,让皇帝高枕无忧,天下太平。历史上“以一杯酒解除兵权”就是这种方案的经典案例。诚然,这个方案很优秀,大量英雄失去发动政变的能力。但是对于一个掌握了权力的人来说,这种政治自杀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而且对于那些威望很高的开国功臣来说,仅仅交出兵权还是无法让上面放心的。


比如韩信,汉初被废为淮阴侯,没有军权,留在长安无所事事。即便如此,韩信最终还是全军覆没。另一个例子是李世民。由于唐朝的政府军事制度,李世民平定天下后回到长安。事实上,没有军事力量。他在长安的实力还不如李呢。在李被杀后,李的手下差点攻破秦宫,后来通过扔李的人头来摧毁对方的士气,取得了胜利。但是,李并没有因此而对放松了警惕。为什么英雄交出兵权后还要清洗?


英雄的资产除了官位、军权等有形资产外,还包括声望、才能、人际关系、权力集团等离不开身体的无形资产。英雄们交出了兵权,这些无形资产却不能一起上交。韩信、李世民等的无形资产。都足以让脑袋感到不安。以韩信为例,他虽然在家,类似于软禁,但在拜访刘邦的另一大功臣樊哙时,樊哙毕恭毕敬,说“大王是愿臣”。樊哙在刘邦的英雄中排名第五,是吕后的妹夫,也是刘邦的熟人。他对韩信的态度,可见韩信在刘邦集团中的威望。


网络图


在历史上,应该说交出兵权提高了谋反的门槛,以至于只有韩信、李世民等少数威望很高的英雄在皇帝利用谋反、造反的信号时能被孤立。大部分英雄在没有兵权之后,真的失去了发动政变的能力,可以保命。像刘邦一样,他杀死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一批又一批独立自主的英雄。他还囚禁了一直独自镇守后方的萧何,而周波等战将则逃过清洗,因为刘邦很清楚,不独立很难形成自己的权力集团。


对于韩信、李世民等开国功臣来说,没有让上级放心的信号,除非他们上缴自己的无形资产,这当然意味着毁了自己的身体。如果韩信自杀,他相信刘邦不会灭了他的三族。反而会在韩信的坟前掉几滴眼泪,甚至可能会封了韩信儿子的官职,招他为徐。


李世民很聪明,不抱任何幻想,果断发动军事政变,杀了哥哥弟弟侄子,囚禁父亲,霸占弟妹,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开国功臣夺取天下的例子。但是,恐怕李世民能成功是因为他是皇族,而且他遇到的阻力较小。姓氏不同的开国功臣,在这件事上成功的几率要小很多,像英布,失败了。


也许这就是英雄们的悲哀。明知道以后不会有好日子过,还是赌了一笔财富相信自己的老哥们能守住旧情,不会伸出屠刀。我不知道那是一个萦绕在皇帝心头的魔咒,而且代代相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