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如题所述

一、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规定: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渐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小学阶段背诵古诗文70篇。 但学生们都达到这个要求了吗?答案是:没有! 1、学生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 根据我这十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调查,有很多学生读了六年小学从未进过一次图书馆。大部分学生认为没什么好看的。看电视的比比皆是,看书的却寥寥无几,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当然看电视也是一种很好的信息积累,问题是没人引导,所以只停留在娱乐上,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对只管画面的依赖,而对书却漠然处之。是书不好看吗?当然不是。是学生没有在书中得到快乐的体验,电视给学生的是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快乐,或是其他丰富的信息刺激,而文字只有通过理解、想象才能发挥信息效能,既然无快乐,索然无味的事,学生当然不会去做。 大凡语文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当分析课文时,稍微有些深度的问题,举手的学生就会大大减少!每当考试中的阅读分析题文章达400字以上,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大大下降。从历年的语文考试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阅读理解存在严重的问题,不是忘了标点,就是忘了加标点;不是不会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就是不会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一旦不能用“摘录法”,便有一种手足无措之感。 2、教师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 虽然新课程实行数年了,但阅读课上:通读全文——初步感知——精读课文——总结巩固——完成练习的经典五步模式仍是屡见不鲜。况且很多老师最怕学生的个性理解,这会很费时,应试的任务根本无法完成,这又使得一些教师不得不放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老师们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却因为其“课外”二字,又因为课外阅读资源有限,所以便也堂而皇之地推掉了责任,让学生凭自己的爱好自己去找,自己去看。 3、学校阅读坏境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学生180余人,但仅有一间约20平米的图书阅览室,藏书3000余册,各种报刊杂志4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资料非常有限。 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去落实学生课外阅读任务,培养一种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呢? 二、创设学生课外阅读条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训练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课外书的准备必不可少。因此,首要的条件是创设有利的阅读环境,它包括阅读阵地的建设,阅读时间的安排和阅读内容的推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1
读书正是从绘本到文字版的过渡时期,为二年级孩子选书,要符合“难易适中,有趣有益”才是真的适合孩子。
神奇的校车
推荐理由: 科普书可以满足孩子为什么,为什么的提问。文图都比较精彩,对孩子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非常有帮助。
胡小闹日记
基本资料:分3辑:成长篇、学习篇、情商篇、时间管理篇
推荐理由: 比较适合小学生的校园文学,接地气,孩子比较有代入感,说书里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他们班上一样。他们班很多同学都在读。
这套《字的小诗》也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孩子。关于文字的好玩的小故事、小诗,对学字的孩子比较有吸引力,从一年级就可以看。
第2个回答  2018-10-11
我的经验是,让孩子阅读一下儿童文学作家乐多多的经典作品《胡小闹日记》。这套书让我家孩子爱上了阅读和写作。

这是一套我第一次和孩子一起读的书,文笔非常好,孩子一边读,一边笑。对于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帮助都会很大。此外,对于好习惯的培养、性格的塑造,帮助也是非常大的。
好书,值得推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从胡小闹日记中收获多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