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粮仓的旅游景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望百峰
位于宁乡县中部老粮仓镇,楚江河畔,东靠长沙,西通娄底,南出韶山,北连桃江,距长沙100公里,回龙山15公里,灰汤25公里。洛湛铁路穿山而过,并在山下设站,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望百峰海拔523.4米,峰峦重叠相依,气势磅礴,站在山顶一览众山,能见四周百峰,乃取名“望百峰”。1992年,宁乡县第一座多功能电视差转台落户望百峰,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直达峰顶。望百峰拥有钟灵毓秀的山水、鬼斧神工的风景,山之雄浑,岭之险峻,谷之幽深,水之清丽,林之苍翠,花之芬芳,凡游历过望百峰的人都会被其梦幻色彩般的画卷所迷住。同时望百峰的历史内涵丰富,从古至今,在这里流传着许多仙凡共性灵的神话,白龟扫墓、金牛疏河、狮古寨基、悔此坳、棋盘石、七仙台、瘦牛脊、白沙头、烟波冲等景点,更添望百峰许多的神奇、神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望百峰群山的山巅或山坡里相继出土了商代虎纹大铙、编铙、编钟及青铜鼎,仅师古寨山顶出土商周铜铙达19件之多,其中编铙是目前国内出土,可供演奏的唯一一套最大、最完整的铜铙,为国内乃至世界考古界所震惊,因此老粮仓名副其实地带上了“南中国青铜文化之乡”的贵冠。
烂山峡
从老粮仓镇的唐公庙沿楚江而下,就进入了闻名遐迩的烂山峡。十里烂山峡,就如十里画廊。楚江两岸青山矗立,树木苍翠,白云悠悠,不时有几栋农舍撒在山腰,如小田螺一样堆在那里;峡顶的天空,像画图调色板上刚刚挤出的纯蓝颜料,蓝入苍穹;远眺峡谷,山缝中一线线炊烟袅袅升起,洛湛铁路穿山钻洞,一列火车如巨龙迎着朝阳,披着雾岚,风驰电掣,奔向远方;大小汽车身穿各色衣裳,“呜——呜”地穿梭在伴江而行的省道宁娄公路;山上的松树、杉树、樟树、梓树绿得油光放亮,绿得就像从天上滚落下来,绿入岩缝石穴,透着湿凉凉的冷翠;还有松树倒悬石壁,仿佛欲飞的山鹰;一团又一团的雾气,在峡谷中缓缓地上升,树和花的身影交错着,鸟鸣声起落着。
左侧的三牛坳,更是奇峰突兀,山岩高耸,石上清泉如蓝绿的绢锦倒挂山涧,奔流而下,形成20多米高的圆柱瀑布,飞花溅玉,蔚为壮观。难怪唐代大诗僧齐己到此留有:“落石几千仞,远声飘冷空;高秋初雨后,半夜乱山中”的诗句。
江底的石头清晰可见,一行行传说是神仙用金耙耙河留下的岩纹历历在目,鱼儿在江底穿行、翔游,江水在石上旋跃,卷着浪花,唱着欢歌,流向白云深处。
传说以前这里没有江,只有一片滩山,老粮仓、流沙河一带的水没法流出去,一旦下大雨,这老粮仓、流沙河地区便是一片汪洋泽国,房屋冲倒,庄稼淹没,百姓遭殃。不知什么时候,有一个好心肠的青年,把四邻八乡的百姓邀集一起,决心开出一条河来,可是他们一锄一锄,一担一担,寒来暑去,花开花落,历尽千辛万苦,还是难见成效。一天,八洞神仙巡游此处,倍受感动,决心助一臂之力。于是在当天晚上一齐动手,用金犁一犁,山峡犁开了,再用金耙一耙,河床便刷刷地耙开了,眼看着凡人们干了好多年都没有见成效的河流,被他们不费多大功夫就开出来了,仙人们好不高兴,便决定休息一会儿再干。于是,他们便在江边的一块大方石上下起棋来,那棋局一开,神仙们便忘记了时间,等到金鸡报晓,八洞神仙就慌了手脚,唯恐泄露天机,便慌慌张张地收拾残局,连河床也没来得及整理,就把那金犁、金耙压在大方石下,匆匆归天去了。如今,这江中一划一划的石块,就是当年八洞神仙用金耙耙河留下的痕迹。
左岸山边平坦的宁娄公路,原是一条只有二、三尺宽的羊肠小道,但它却是青山桥、流沙河、老粮仓乃至涟源、娄底通往宁乡、长沙的必经之路,是我的父亲和他的同伴们经过几年的放炮开山,抬石拓宽,拖滚碾压,才形成沙石公路;而后,又是政府组织修成沥青路、水泥路。右岸山边的水渠、电站,也是我的父亲和当年从老粮仓区6个公社抽调的民工,在上世纪八O年、八一年,经过两个冬天的风餐露宿,战霜斗雪,凿石而成的。水渠的上游是一座拦江大坝,下游是一个小型水电站。就是拦住楚江水源,流入人工渠道,利用自然落差发电供能。
飞架山峡的是毫明大桥、滩山大桥、洛湛铁路高架桥……连接山村的是水泥公路、供电网线、通讯光缆;山乡的花炮、石料、水果、药材,源源不断地运出山外,上汽车、上火车、上轮船,漂洋过海,运到远方;山外的冰箱、电脑、摩托、时装,也不停地运往山中,进入村民们的家中。
在我的记忆里,烂山峡是一个有名的穷山沟。“脚下踩山,抬头看山;田少又人多,石头满山坡”;“养女莫嫁烂山峡,又愁穿来又愁呷”,是过去这里的真实写照。如今,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这里贫穷落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烂山峡,不但有旖旎的风光,美丽的传说,勤劳的人民,更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这崇山峻岭,高山峡谷,村村寨寨,原是湘中人民抗日工作委员会和湘中人民游击队活动的主要根据地。李石锹、姜亚勋等领导的“湘抗会”和湘中人民游击队就在这一带宣传抗日、打击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著名的黄唐起义。
峡口左边山窝中的云山学校,看起来与别的乡村小学没有两样,但这里曾有一批革命先驱钻研马列,探求真理。1909年,原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后被誉为苏维埃的孺子牛,就在这里以教书作掩护,联系革命同志,探求革命真理;辛亥革命后,又有谢觉哉、姜梦周、王凌波等革命前辈在这里以教书为名,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青年,探求革命真理;甘泗淇、萧述凡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就是从这里接受马列主义,走上革命征程。特别是1917年夏天,24岁的毛泽东偕他的同学肖子升,从省城游学来到这里,特意会晤了谢觉哉,两位热血青年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共叙友谊、畅谈理想、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
走过烂山峡,站在滩山铺,回眸过去,青山无语,山风阵阵,江水滔滔。当年,我们的先驱前辈,在这里传播马列,探求真理;在这里身冒硝烟,英勇斗争;在这里放炮开山,修路凿渠,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无暇观尝风景,但他们笑对人生,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乐于奉献。今天,我无须经过艰辛就能尽情地饱览烂山峡的美丽风光,呼吸这里的清新空气,聆听鸟儿的啁啾、夏蝉的歌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