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桥历史

如题所述

广济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由太守曾汪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相连,名为“康济桥”。然而,淳熙元年(1174年)洪水冲垮了浮桥,太守常炜进行了重修,并在西岸建起杰阁,开始了桥墩的建设。经过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多位太守的相继增筑,至绍熙元年(1194年),共完成了十个桥墩,其中丁允元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的修建最为显著,西桥因此被改称为“丁公桥”。东桥绍熙五年(1194年)由沈宗禹太守增建,称“济川桥”,并有陈宏规、林骠、林会等人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建成十三座桥墩,形成了独特的梁桥与浮桥结合的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经历了多次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大规模的“迭石重修”,桥的规模和结构更为壮观,西岸有十墩九洞,东岸十三墩十二洞,中间则用二十四艘舟船连接,桥上共建有亭屋一百二十六间,此时广济桥被正式更名为“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增建一墩,减少了六只浮船,形成了“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特色风貌。


清雍正二年(1724年),张自谦知府修缮桥梁,还铸了两只牲牛放置在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以“镇桥御水”。然而,到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洪水冲走了东墩的铁牛,成为广济桥历史上的一个遗憾。




扩展资料

中国多处地方都有名为“广济桥”的桥梁建筑,其中广东省潮州市广济桥最为著名。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