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花一一三日静寂》原文

如题所述

在寒冷的冬日清晨,屋内却弥漫着温暖的气息,仿佛能抚慰人心。小喇嘛观察着张起灵,他早早地来到院子,面对一块神秘的石头,无目的地敲击。上师曾言,石头的形态,正是张起灵内心渴望的形状,他正在探寻自我认知与"想"的真谛。与众不同的是,张起灵似乎天生缺乏本能的欲望和驱动力,他能静静地发呆一整天,仿佛迷失了目标的邮差,然而小喇嘛认为,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佛的平静,如若天地间无他所需,他便静待其中,无求无欲。

上师强调,真正的佛并非天生无欲,而是"先有而后无"。张起灵的任务便是通过每天与石头的对话,让内心的一丝"想"赋予石头形状。然而,那块石头在一年的淬炼中,却始终保持着不规则的形态,阻断了他与白玛的相见。白玛,那位被发现于藏海花下的神秘女子,她的存在与张起灵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是上师们至今未让他相见。

关于白玛的记忆,藏于寺庙的隐秘角落,只有最智慧的上师才掌握着通往那片花海冰层之路。十年前,一位上师带回了冰封的遗体,而张起灵六岁时的记忆里,那个女人既非生亦非死。她的美丽静谧,宛如被时间遗忘,被安放在无人打扰的房间中。直到张起灵的到来,提及了她的样貌,但上师们并未让他直接接触。

小喇嘛在午后对张起灵问道:"你为何来到这里,寻找白玛,心中并无所雕琢,这是为何呢?"面对石头,张起灵默默不语,只是专注地敲击,小喇嘛不禁感慨,他的心像一块等待唤醒的石头。工匠的出现揭示了上师的意图,他们发现张起灵的雕刻,竟在无意识中,按照午休时影子的形状进行,这似乎是他寻找内心"想"的线索。

工匠的感慨引出一个哲理:我们给予他人情感,或许是为了更好地伤害。然而,当张起灵被引入母亲白玛所在的房间,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烈情感,尽管她已无法睁开眼睛,但他能感知她的存在,母子间的联系在这一刻无比强烈。白玛用三天时间争取到的,只是儿子在她身边的陪伴,尽管短暂,却弥足珍贵。

回到那块石头前,张起灵的凿击中带着痛苦,他意识到自己正在寻找的,不仅是石头的形状,更是与母亲连接的渴望。他坐在大雪中,痛苦与理解交织,那块石头似乎成为了他内心深处情感的象征。

在这个静寂的三天里,张起灵与石头的对话,与母亲的回忆,以及对"想"的领悟,构成了他的心灵旅程,他正从一块石头中寻找自我,从寂静中听见了内心的声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