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结构作用和内容作用有什么

如题所述

句子结构上作用的规律总结:

1、开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渲染气氛,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

2、中间:承上启下、照应开头、作铺垫,埋伏笔,对比。

3、结尾:照应标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完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

句子内容上作用的规律总结:

1、开头:交代环境背景,奠定感情基调。

2、中间: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物形象。

3、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旨;引人深思,给人启示。出人意料,使情节陡起波澜,又在情理之中,震撼人心 ;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戛然而止,意味深长,引人思考回味。



扩展资料:

写作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多为记叙文)。

分类:

1、写作时限来分从作文的写作时限来分,作文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限时作文又可以分为课堂作文和考试作文两类。

2、写作字数来分从作文的写作字数来分,作文可以分为限字作文和非限字作文。教育部的新课程标准在学生作文的字数上有了一定的要求,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文字中写出非同寻常的好作文,必须要在“想”上下功夫。

3、写作命题来分从作文的写作命题来分,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结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作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4

句子结构上作用的规律总结:

1、开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渲染气氛,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

2、中间:承上启下、照应开头、作铺垫,埋伏笔,对比。

3、结尾:照应标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完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


句子内容上作用的规律总结:

1、开头:交代环境背景,奠定感情基调。

2、中间: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物形象。

3、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旨;引人深思,给人启示。出人意料,使情节陡起波澜,又在情理之中,震撼人心 ;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戛然而止,意味深长,引人思考回味

扩展资料:

语文作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语文作文写作方法: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生动。

6、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环境,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会很好的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作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 (语文名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1-03
句子结构上作用的规律总结:
【开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渲染气氛,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
【中间】承上启下、照应开头、作铺垫,埋伏笔,对比。
【结尾】照应标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完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

句子内容上作用的规律总结:
【开头】交代环境背景,奠定感情基调。
【中间】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物形象。
【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旨;引人深思,给人启示。出人意料,使情节陡起波澜,又在情理之中,震撼人心 ;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戛然而止,意味深长,引人思考回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17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答题术语)
(1)开头:总领全文(总括全文),引出下文(开启下文),开篇设疑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2)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为后文埋伏笔、作铺垫
(3)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结尾照题,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2、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答题思路)
(1)看看句子写的是什么?
(2)其中表现了什么?
(3)和上下文有何联系?
(4)和中心有何联系?
本段通过写......(概括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主旨),为下文作铺垫、设悬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等内容方面的作用,同时......(结构方面的作用,如:承上启下等)
第4个回答  2021-03-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