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中谁三分论天下

东吴中谁三分论天下

鲁肃

《榻上策》: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鲁肃向孙权提出的《榻上策》与《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开篇就明确指出“汉室不可兴矣,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将天下大势看得一清二楚,并且认为孙权所保江东之地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应该固守。接着他要提出要“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从字面理解,就是要让孙权伺机夺取荆州,将长江完全据为己有,利用滔滔天险作为资本,与群雄争夺天下。《隆中对》中也有类似策略,即“据有荆益,保其岩阻”,都是要做好第一手的战略地域防守,再乘“天下有变”一统华夏。孙权听鲁肃说罢,不禁抚掌叫好,说自己原本只是想匡扶汉室,从来没有图霸天下的意图。这样并不难看出,鲁肃与孔明的眼光之独到,也为今后三足鼎立的发展定下了规则,英雄所见略同原来是此般精妙。深入研究,《榻上策》的战略意图在后期已经基本上成功,做到了揽长江之无穷,且不说最后三国结局的令人惋惜,鲁肃的策略也算是关键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25
鲁肃曾经跟孙权讨论过天下大势,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似,只是鲁肃设计的是三分天下的蜀国是刘璋为领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