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答的【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是哪个地区的试卷 ?我明天就要考试了 快给答案。

你回答的【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是哪个地区的试卷 ?我明天就要考试了 快给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背诵默写
一 、按原文内容直接默写填空
1.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 忽有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夏蚊成雷,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3.孔子认为,学习应和思考结合起来,所以他强调: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所以他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5.子曰:“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7.子曰:“岁寒,然后知 松柏之后凋也。”
8.春天像 刚黄落地的娃娃 ,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 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 健壮的青年 ,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9.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10.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1.忽见山头有 孤塔耸起, 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婵院。无何, 见宫殿数十所, 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 高原睥睨,
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忽大风起, 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12.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 阴影落在你的头上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13.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14.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15.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16.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17.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18.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9.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20.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1.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小园香径独徘徊。
24.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25.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26.半亩方塘一鉴开, 山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7.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二、理解性默写填空
(一)、用《〈论语〉十则》中的原话填空。
1.阐述“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提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或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4. 《〈论语〉十则》中谈实事求是,方是智者态度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5.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他对孔子所说的“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体会更深刻了。
6.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态度应该是:“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我们班来,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榜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二)、《观沧海》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 《观沧海》中体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三)、《次北固山下》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或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或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海日生残月, 江春入旧年。
2.《次北固山下》一诗最能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船帆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四)、《钱塘湖春行》
1.《钱塘湖春行》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找出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 《钱塘湖春行》一诗最能体现作者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五)、《西江月》
1.描写夏夜景物的对偶句: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2.写骤雨将至的句子: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3.写作者旧地重游的喜悦的句子: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4.《西江月》中作者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六)、《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2.《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一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课外古诗词背诵
1.《龟虽寿》中抒写作者雄心壮志的名句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 终为土灰 。
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副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3.《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景色和表现田园生活的名句分别是:
山村景色: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田园生活: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最能表现此处特点的景物描写是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5.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
(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作答)
6.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
7.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8.《夜雨寄北》中用假设未来相逢来表现离情之深的语句是:
, 。
9.《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阐明了一个人生的普遍道理是:
, 。
10.杜牧在《泊秦淮》中用“ , 。”两句来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
11.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这样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感伤:
, 。
12.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词人回忆出游、沉醉的情景的诗句是: ,
。描写水鸟惊飞的名句是: , , 。
13.《观书有感》一诗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14.古诗词中有许多实写“春”、“夏”、“秋”、“冬”的句子,请各写出上下两句:
春: , 。
夏: , 。
秋: , 。
冬: , 。
15.请写出含有“风”、“花”、“雪”、“月”的诗句:
风: , 。
花: , 。
雪: , 。
月: , 。
16.请写一句有关“人生”的名句(古诗文、名言警句均可):

17.请写出一句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相类似的名句(或俗语或谚语): 。
18.《泊秦淮》一诗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的诗句是:
, 。
19.请写出月亮的美称和雅号(不得低于五个) 。
20.《浣溪沙》中被誉为“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的诗句是: , 。

五、问答题.
39、如何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原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221年称始皇帝。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40、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是历史的停滞、倒退”,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确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但在分裂的同时,局部地区的统一仍然存在,人们的生活相对安定,各民族人民接触频繁,民族融合的进程加快,江南地区的经济也得到开发,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所以说这一时期是历史的停滞、倒退是不正确的,这一时期是我国的封建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叮”,闹钟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啊!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发生在今天的事吧!
今天学了《在山的那一边》这一课,我受益匪浅。课文讲了作者在童年时代的一个梦想。这首诗叙述了作者渴望见到大海,但是愿望总是被否定。作者虽然很失望,但却又一次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向着目标前进,最终见到了海。读了这首诗,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了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拼音的情景。

记得那是在我刚刚上小学不久的事情了。当时,老师正在教我们学拼音。而我却不知是怎么回事,总是记不住拼音是怎么写的,甚至连拼音的格式是怎样的我都不知道。爸爸妈妈知道了这件事,认为我年纪还小,才学拼音不久过一段时间就会学好。可是,事情却并非他们预料的那样,我的拼音水平还是如此,老师见我学不好拼音,就认为我很笨,经常批评我。我伤心极了,下定决心要学好拼音,证明给老师看,我并不笨。于是,我每天都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课,回家后,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且照着书上的格式,一笔一画地写,不会读的拼音,就放磁带听……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的拼音水平渐渐提高了,还赶上了其他人。那时的我别提有多高兴了。从那件事后,我懂得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的意思。故事里的我就像诗里的作者一样,克服困难,达到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这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以后,不管什么挫折,我一定会战胜它的。向美好的明天走去。
我知道也许现在已经晚了所以又奉送一篇读后感好好欣赏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8
这个.............
可能吗??
第2个回答  2011-01-18
我是六年级下测得我明天就考试了你给我找一下答案好么
第3个回答  2011-01-18
西湖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