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新版红楼梦

我需要参加编导的考试、要回答此类问题、所以想想大家求助、

  1、 剧本改编。没有看完全集,因而对剧本的整体无从谈起,从网上一些已经看
  过大部分的人评价来看,这版《红楼梦》在原著故事选编上和87版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个人从开始几集旁白叙述的情景来看,相对这版会比较完整更贴近原著些,开始几集人物交代比较清楚,不像老版《红楼梦》,如果没有看原著,基本不太清楚其间关系。所以这版《红楼梦》是有它超越87版的部分,但整体起伏上把握不好,一开始的悲剧气息就太重,家族兴衰,人物命运起伏,对比不够鲜明,则不容易突出整部《红楼梦》的中心思想。也不是说非要挂上主旋律什么的,但就像某位名人说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让人看,这样的悲剧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够触动人心,相反,一味从开始就突出它的悲剧色彩,那么结果只是让人觉得顺水而流,没有起伏,没有悬念,也更谈不上情感上有什么深刻的触动和共鸣。
  2、 音乐。一直担心并也期待这版的《红楼梦》组曲。毕竟前者太过经典,超越
  何其难,但如果能做到风格迥异,听来也能让大众接受,那就已经非常令人赞叹了。这版的组曲再没有看其影片的时候就已经网上先搜来听了,听完虽没让我惊叹,但确实这组要比87版更贴近原著太虚幻境描写的那十二支组曲,亦真亦幻。但是,组曲过关了,让人不能接受的基本贯穿影片始终,也成为这版《红楼梦》的真正败笔之处:音乐太满,即使为了给不间断出现的旁白做背景音乐,也过于多了,昆曲的依依呀呀,配以随时突霎的虚幻影像,真的让观者头晕眼花了,故事情节被这些本来是辅助元素的东西盖了大半,不能总都是宣传的片花,我们确实是要看故事了,结果看来看去还是飘逸的片花,不禁失望。
  3、 人物的整体表现。
  黛玉的选角还是不错的,少时宝玉也还不错,但是黛玉和少时宝玉放一起,就有宝玉姐姐的嫌疑,宝钗有失原著描写,但希望演员能发挥自己演技让人物丰满起来贴近宝钗,王熙凤角色年龄选的可以,只是表演上真的是缺少那么股凤姐儿的强势泼辣劲儿。至于王夫人选用归亚蕾就使得整个角色在里边太突出了,十年前她演王夫人我觉得非常适合,如今她演老太太估计也是合适的了,这不得不说是比较严重的选角失败。语言上都显得呆板,不如87版流利,台词味道过重,不容易让观者进入戏中,这也是这版比较失败的地方。
  4、 人物的妆容服饰。
  要说新版《红楼梦》惹人非议最久的莫过于它的人物妆容服饰,从定妆到现在,一直不断。成年妆模仿电影《青蛇》,少时则是《聊斋》中的简单素寡,太过出格的妆容,让观者无法进入戏中,只是单一盯着额头,盯着发髻,盯着人物的服饰去寻找好与不好,而忽略演员本身,元素太过抢眼,没有为片子赢得画龙点睛之笔,反而喧宾夺主,突兀了。
  5、 影像镜头。
  《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看过李少红两部片子的,就知道那色调总是明色上套一层墨色,诗意自此而出。不忘风中帘袖飘逸,不忘那一抬头的温柔深情扯出的万般不舍与离愁。这些点点积累起来,渐渐成为李少红片子的风格调子,新版《红楼梦》也不例外,但确实它不适合。人物不能正常走路,人物不能正常说家常话,随意的快进和无处不在的飘逸,让我不得不以为这是《聊斋》,旁白及音乐又时不时露出些许《探索发现》的味道,我真的困惑了,李少红追求唯美制作的《红楼梦》,怎么就和我们这一群追求唯美的人开始有了偏差了,只是尽管众多不喜欢这版的点点累计已多,但仍然看得出这是一部众多精致组合在一起的作品,只是作品出来后,才发现,它的所有元素师分离的,也就因而让整部剧不能得到好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0-23
一:演技差
虽然新版启用了很多知名的演员,但仍然感觉他们的演技和老版的那些演员比起来相差甚远.
1.林黛玉
新版中的演员年龄偏小,虽符合原著,但演技尚差火候.无论是从外部表情还是内心活动的表现,都没能很好的把握原著人物的特点,给人一种强装硬敷之感.老版中的林黛玉是由演员陈晓旭扮演的,由她饰演的林黛玉的形象基本上已和本人之间血肉相连了。虽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林黛玉,但如今活着的中国人一提起曹公笔下的林妹妹,首先想到的一定会是陈晓旭.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黛玉则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这样的气质也导致她在思维方式上的消极和被动。“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段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一段经典传神的描写,基本上已和屏幕上的陈晓旭浑然一体了。相对陈晓旭,新版中林黛玉的扮演者蒋梦婕无论是从外型还是神韵,都和我们思想深处的黛玉有天壤之别,虽有飘逸之貌,但缺少黛玉之愁.
2.贾宝玉
贾宝玉是一个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的人,当年《红楼梦》里多情的“宝二爷”让大家记住了欧阳奋强,他的形象将曹翁笔下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的潇洒公子完美还原,更在导演的指导下做到神似,将宝玉之多情演绎的感人至深。可以这样说,欧阳奋强版的宝玉,堪称迄今最完美的宝玉。相比之下,新版中宝二爷的扮演者无论是外型还是身韵则更象一个不懂世事的顽童,少了宝玉的那些精致.
3.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她的泼辣更是出了名的。
在美女如云的87版《红楼梦》中,邓捷的相貌虽然不是最出色的,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却是公认最好的,为此她还获得了当年的“飞天”、“金鹰”双奖。邓捷塑造的王熙凤,脱去了以前影视作品中一味对其反面塑造的影响,还原了曹雪芹原著中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至今看这部剧,还是觉得邓捷的表演无懈可击,她真是把凤姐给演活了。而新剧中王熙凤的扮演者没能很好把握王熙凤这一人物的特点,表情呆板,更没有将王熙凤的辣、毒、精、狠刻化出来,让人有一种有模仿强装的感觉.

4.其他人物

对于一些剧中的一些其他人物,如老太太、王夫人、邢夫人等人的表演也不如老剧的那些演员表演的精细.尤其是王夫人的扮演者,李少红导演竟启用台湾的老影星归亚蕾,虽说她有些名气,但毕竟台湾和大陆的文化底蕴差异很大,让一个根本没读过《红楼梦》,甚至连普通都说不清楚的人去演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不能不让人怀疑此剧的商业性.
老版中的演员们没有追求完美,而是追求了本色.可新版中的演员们,既没有追求完美,也没有追求了本色.

二:造型差
新版《红楼梦》造型一直以来都饱受非议,但服装的设计者叶锦却说,他对红楼造型的设计并非是天马行空,而是从一本清朝绘画版的《全本红楼梦》中得来的灵感.针对这一说法,一些红学大家们表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拍《红楼梦》如果不尊重曹雪芹,却从《全本红楼梦》中胡诌什么找到的灵感是完全不可取的。曹雪芹本来生于织造世家,对服装从面料到工艺到款式都极其熟悉,并不是随随便便凭空杜撰的.
对于新剧中人物的造型,我不想多说.本来嘛,投资方花了不菲的巨额,所以他们可以随便的把《红楼梦》涂改成任何他们想看到的模样,这也是当今娱乐圈里一种无法令人尊重的现状.让一个个清新琬丽的大家闺秀变身为蛇蝎妖精般的面目,也难怪网上会出现“妖孽,你们哪里逃? ”这样精辟的评论了.

三:音乐差

虽说新版《红楼梦》的音乐制作是由著名的作曲家谭盾担任的,但想要超越旧版的音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版《红楼梦》系列音乐经过大浪淘沙般的市场考验,以《枉凝眉》、《红豆曲》、《晴雯歌》、《葬花吟》为代表的“红楼梦歌曲”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歌曲已经成为人们理解《红楼梦》的“辅助材料”。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耗时四载有余,通过音乐为《红楼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注释.听王立平的音乐,觉得他已经把音乐完完全全的融入了《红楼梦》中,是真的读透了的感觉,正如他自己所说“一朝入梦,终生难醒”;而新版的音乐连表面的理解都没到位,听后味同嚼蜡,更不用说深层次了。尤其是,那一声声的"鬼吟"声音,让人感觉仿佛是在看一部恐怖片.

四:剧情差
老版《红楼梦》共36集,基本忠实于了曹雪芹原著,只是在后7集没用高鹗续作,而是根据前80回的,结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重新结构这个悲剧故事的结局,虽然当时招致了不少的争议,但仍被观众接受.而新版的《红楼梦》是以通行的120回的《红楼梦》为蓝本.众所周知,120回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鄂所续,并非曹雪芹的原著,真正原著的后四十回由于不得知的原因早已失传.高鄂在续后四十回时对曹翁的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修改,使得我们现在对原著的理解有所偏差.本人认为,无论是新版还是老版,都应以尊重原著为原则,在这一点老版更忠实于了原著.

当然,新版并不是一无事处,比如场景规模很大也很漂亮;又比如,新版中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使得画面好看了许多...但我坚信,如果拍老版《红楼梦》时能有这么多的资金,能有现如今的科技,一定会更经典.我还坚信,即便是这样,新版的《红楼梦》仍然无法超越老版.

让不懂红楼梦的人拍红楼梦是一种侮辱!
让不懂红楼梦的人演红楼梦也是一种侮辱!

别糟蹋了国粹,别糟蹋了文学,这便是我想说的!
(文:丑乙)

感觉新版红楼梦整体色调过于灰暗,穿的很像戏装,不够生活化.

看看新旧版的林黛玉,谁的眼神里有更多的哀怨

书上说“薛宝钗秀丽端庄体态丰满”新版的薛宝钗看上去,好像营养不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19
过于追求和原著的通一失去了电视剧的趣味性和情节性
第3个回答  2020-12-29

红楼梦:贾政亲自评价林黛玉、李纨、薛宝钗,获得最高评价的是她

第4个回答  2011-01-20
每个时代的人都需要有自己这个时代人的记忆,并不能要求在你看了87版红楼梦之后你的子子孙孙都要爱着一版的红楼梦,就像春晚一样十年之前的造型服装现在看起来很雷人,估计连那些表演者自己看见视频时候都会不想看。新版红楼梦的布景和梦幻的表现明显高于旧版,毕竟科技进步了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