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是常道吗?

如题所述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扩展资料:

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恒)道。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二、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三、《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后人在诠释这句话时,产生了歧义。在北宋以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诠释。

1.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

持此种观点的人为《老子》注家的主流。从战国末期的韩非,到西汉严遵、东汉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都主张道不可言说,主要是为了体现美感。

2.道可以言说,但不是人间常俗之道。

唐代李荣说:"道者,虚极之理......以理可名,.称之可道,故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非常道者,非是人间常俗之道也。人间常俗之道,贵之以礼义,尚之以浮华,丧身以成名,忘己以询利,失道后德,此教方行。今既去仁义之华,取道德之实,息浇薄之行,归淳厚之源,反彼恒情,故曰非常道也。"李荣把"常道"解释为"常俗之道",认为老子之道不是常俗之道(儒家)。司马光的诠释接近第二种观点。司马光说:'耳世俗之谈道者,皆日道体微妙,不可名言。老子以为不然之所谓道者曰道亦可言道耳,然非常人之所谓道也。......常人之所谓道,凝滞于物。"司马光跟李荣一样,都主张道可以言说,都不从本体的意义上诊释"常道"。这是他们的一致之处,也是他们跟绝大多数《老子》诊释者不同的地方。但他们二人对"常道"的具体解释,一个指人间常俗之道,一个指常人所谓的道。虽然二者的字面意义相差无几,但实际内涵则大不一样。李荣作为一个道士,他所说的"常俗之道",从其解说来看,显然是指儒家的仁义礼教。'而司马光作为一个正统的儒家学者,他不可能认同道士李荣的观点。他对老子之道与常人之道的区分,是从认识水平来说的。他批评平常人所谓的道"凝滞于物",是说平常人的·认识局限于具体事物,只能认识表现具体事物中的"道",而不能超越具体事物,认识道休之大全。

3.道可以言说,但道非恒常不变之道。

唐玄宗说:"道者,虚极妙本之强名也,训通,训径。首一字标宗也。可道者,言此妙本通生万物,是万物之由径,可称为道,故云可道。非常道者,妙本生化,用无定方,强为之名,不可遍举,故或大或逝,或远或返,是不常于一道也,故云非常道。"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常而无不变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是变化无常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