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健身操舞的基本手位是指以身体为基准点

如题所述

蒙古族健身操舞的基本手位是指以身体为基准点,双手在空间围绕身体的不同高度、不同点面上舞动起落的位置。

1、基本手位

平手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向正旁打开。勒马手手握空拳,拇指放在食指的第一个关节上。叉腰手四指握拳,拇指向手的正旁伸直打开。平的鹰式位平手,双臂向旁抬起和肩平,向前呈弧形。高的鹰式位在平的鹰式位上提起45°。叉腰位四指握拳,拇指打开,叉于腰间。

2、蒙古舞特征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

蒙古安代舞健身操的故事与动作特点:

安代舞的故事:

相传很早以前,在中国北方科尔沁大草原上,生活着父女俩。他们相依为命,有一天女儿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怎么治也治不好,老父亲只好用牛车拉着病重的女儿到外面去求医。不料车走在半路上,遇上风雨,车轮陷在泥里,车轴也断了,可怜的老父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围着牛车来回转。

女儿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亲哭得泪也干了,围着牛车高声唱着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歌声引来了众乡亲,他们见状也潸然泪下,跟着老人甩臂跺脚,围着牛车哀歌。这样唱着舞着,感动了上苍,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着,舞着。

安代舞的动作特点:

传统的安代舞没有器乐伴奏,舞者随歌而舞,歌曲节奏鲜明,舞蹈动作简单。传统安代有博主持仪式,歌手和擅长安代舞的男人舞蹈,病人跟随,众人围观,高潮时以啊哈嗬、合吉耶、奔布来等衬词呼喊助威,并逐渐由伴歌发展到顿足伴舞,以此抒发劳动之余的欢快情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