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描写了泰山的哪几个特点

如题所述

登泰山记第二段景物特点如下:

1、一路所见所闻,山和水是主要描写对象。

2、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3、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

4、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

5、写他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离京师,乘风雪,历经数县,抵达泰安的经过,以及在这个月的丁未日即二十八日,与朱子颖登泰山的初程、日期和天气状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他们从南面山麓登山。

6、山道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瞪,其级七千有徐。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人,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

7、作者一登上山巅,望座座青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汉水和祖徕山、沐浴在夕照中,宛如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很少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

8、尤其是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这一切令作者心旷神怡,而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