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大快人心的复仇故事?

如题所述

报复是人的一种难以克服的本能,人人都有。古语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人遭遇到不公平对待时,报复会带来快感。

普通人对怨恨对象都有报复欲望,但大抵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已算是顶峰。但复仇者如果掌握一定权力,形势会变得不同,复仇行动就会惨绝人寰。没有机会时,他们日夜咬牙切齿诅咒,有了机会,便会百倍、千倍复还,其程度令人发指。

一、伍子胥鞭尸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著名谋士。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父亲本是楚平王太子太傅。因楚平王听信谗言,将伍子胥全家杀害,唯有伍子胥一人侥幸逃到吴国。善于隐忍的他从此报效吴王,只求有机会可以杀了楚平王报仇雪恨。

时隔多年,吴国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日渐强大。公元前506年,吴军大败楚军,但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觉得并不解恨,最终把楚平王的尸体拖出来,亲自鞭尸三百,以泄私愤。死者为大,一个人不管有再大的过错,在他死后都应该被受到尊重。古代对这种礼制更加重视,死后鞭尸实在算得上变态复仇了。

二、“复仇女神”吕雉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是历史上有名的毒妇,其狠毒源自于“仇”。当年刘邦四十出头还没娶亲,小刘邦15岁的吕雉被父亲许配刘邦,前半生可谓颠沛流离,有一次在战乱中还被刘邦从马车上推下,险些命送命。后来刘邦宠爱戚夫人,还几度想废弃吕后生的儿子刘盈,另立赵王如意。

吕后拿刘邦没有办法,于是对戚夫人和赵如意产生了刻骨的仇恨。刘邦一死,吕雉就设计害死了年仅12岁的赵如意,又把戚夫人的四肢砍断、眼睛挖掉、耳朵凿聋、口灌哑药,扔在茅厕里,称作“人彘”。为炫耀她的复仇成果,并教育儿子学会狠毒,让新上台的刘盈参观,刘盈看到惨景当场吓瘫,卧床不起。

三、朱元璋、朱棣的变态报复

刚才说的复仇事件,基本是因家仇私恨引起的。下面说的,并非因个人恩怨结仇,实则是因争夺天下导致报复行为。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朱元璋对于陈友谅的负隅顽抗恨的咬牙切齿、刻骨铭心。他把陈友谅九族都贬为贱民,只准在船上居住。他们的后代,女人只能随船卖唱、侍候客人,男人只能从事教坊、理发、茶馆之类的贱业,世世代代不复翻身。

明成祖朱棣打败建文帝后,对建文帝的重要谋臣方孝孺、铁铉等人实行疯狂报复,杀头不算,还把他们的妻女发放到教坊做妓女,每天派几十个男子轮奸,奸出身孕,朱棣说:“生下女的做奴婢,生下男的扔出去喂野狗。

总结:

从古到今,由于人类的报复本能而导致的的战争或惨剧,数不胜数。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很多报复行为其实往往得不偿失,甚至是玉石俱焚。

尽管它能带来短暂的快感,从长远来看,实施报复承受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好处。我们对待仇恨,可以考虑采取其他方法来化解心中的怒气,比如禅修、放松、倾诉等,都能帮助不良情绪的宣泄,而不用承担过于沉重的负面后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