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指引和重点场所、单位、人群防护指南(最新版)

如题所述

《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已更新,以应对当前的疫情形势。以下是修订内容的条目化呈现:
1. 公众戴口罩的最新要求
- 在人员密集的露天场所,如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公众也应佩戴口罩。
- 家庭应储备高级别口罩,以应对家庭成员出现症状时的需求。
2. 重点职业人群的防护要求
- 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需全程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岗位性质,佩戴相应级别的防护口罩。
-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
3. 重点场所、单位、人群的防护指南更新
- 增加了码头、口岸、棋牌室等10类场所和单位的防护要求。
- 增加了机场保洁人员、境外和境内航班保洁人员、机场司机等10类重点人群的防护要求。
4. 公众日常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 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口罩清洁、完好,并限制每个口罩的使用时间。
- 口罩出现损坏或异味时应及时更换,并妥善处理使用过的口罩。
5. 居家生活的防护措施
- 保持家庭环境通风,做好清洁消毒,注意个人卫生。
- 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
6. 生活服务类场所的防控措施
- 增加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验,正常者方可进入。
- 提升工作人员防护等级,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
7. 棋牌室等场所的防控新要求
- 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验,限制棋牌室内的顾客数量和停留时间。
- 工作人员和顾客均需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
8. 市内游船的防控要求
- 停止使用全封闭游船,采取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验等措施。
- 通过预约购票、间隔就坐等方式减少人员密度,并全程佩戴口罩。
9. 旅游景点开放或半开放演出场所的防控要求
- 做好入场检测登记,严格执行人员预约限流措施。
- 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并做好健康监测。
10. 建筑工地等场所的防控要求
- 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加强来访人员管理。
- 优化施工工艺,降低人员流动,加强个体防护。
11. 跨境铁路客运和道路客运的防控要求
- 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根据不同岗位提供差异化防护。
- 通过限制售票、包车团组人数等措施,控制客座率。
12. 口岸、码头、机场等高风险场所的防控要求
- 加强入境人员和管理,实现闭环式管理。
- 加强货物检测和消毒,强化冷链物品追溯管理。
13. 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防护要求
- 养老机构应实行封闭管理,控制探访人数和频次。
- 居家的老人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前往高风险场所。
14. 入境航班相关高风险岗位的防护要求
- 主动接种疫苗,定期接受核酸检测。
- 工作期间避免不必要的接触,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15. 机场装卸工人的管理新举措
- 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 不同活动区域的人员应相对固定,实施差异化个体防护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