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西厢记叫做花间美人?

如题所述

  明代戏曲理论家朱权誉之为“花间美人”,所谓“花间美人”主要赞叹《西厢记》情节的曲折和文词的优美.
  这位花间美人所蕴含的风韵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西厢记》的风情之美,表现为对生命张力的情感认同。《西厢记》对生命力的肯定与提倡,具体说就是对青年男女自由爱情、两相结合的肯定与讴歌,这种肯定与讴歌,不能不说有草原文明的滋润与哺养。自宋以后,程朱理学逐步占据了文化的统治地位,在爱情婚姻问题上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相较于程朱理学,蒙古贵族其时所体现出的草原精神,则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那就是敢于真诚地直面生存、直面欲望,少虚伪,少造作。成吉思汗曾训示诸将:“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史集》)。
  王实甫虽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但他深刻体会到草原文化中那种作为人的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这种生命力在汉民族文学中的唤醒且成为“一代文学”元曲的主旋律,是两种文化、两种文明彼此交融结合后开出的绚美之花。王实甫以他的生花妙笔,在《西厢记》中热烈地讴歌与赞美青年男女的自由爱情,曲中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等,都是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曲词,不但如此,王实甫还从文学角度描写了青年男女两性美好的结合。郑振铎《文学大纲》指出,此前的小说、戏曲,“似这等曲折的恋爱故事,除《西厢》外,中国无第二部”。可见《西厢记》的伟大与创新。
  二是《西厢记》的风化之美,表现为对亲情伦理的理性尊重。强调人伦关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涵之一。《西厢记》不回避矛盾,不回避斗争,但如何处理矛盾、如何斗争,先进如何改造落后,则是是否构成和谐的重要标志。
  草原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活力,但其野蛮性、落后性也时时得见,汉文献所载之“烝母报嫂”(和母辈嫂辈的乱伦之行)等,都很原始也很低俗。对两性爱情,王实甫很开明;对人伦礼节,王实甫则很重视,这是他对中原文明的提倡与弘扬。俗语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哪有不疼爱自己子女的父母?是所谓养育之恩难报。因此,观念正确也罢、错误也罢;进步也罢、落后也罢,子女对父母首先要存有一种理解与感爱。爱情是美好的,父母之爱也同样值得人们讴歌。此前的“西厢”故事存在些不协调的音符,如《董西厢》谓莺莺之父亡故不到一年,与母扶柩归葬,路阻于普救寺,后感张生救护之恩与之相恋,私下结合,此情境下的恋爱,终是有种不够和谐之感。王实甫把此情节改为二十七月禫祭(守孝结束之前的一次祭祀)后发展,这是他的细心之处,使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更合于人性,更符合人情之常。《西厢记》的和谐美,植根于对人物性格的深刻理解。许多家庭问题、内部矛盾不以白热化方式解决,是有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理解与情义的。后来,在争得两相爱悦的婚姻后,张生听从老夫人的安排,割舍下两相缱绻之情,旋即入京赶考,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不是妥协不妥协的问题,而是对一位母亲的尊重与理解。这种尊重与理解,体现的正是当时情境下的一种和谐的人性美。老夫人最后对张生的认可,不正说明观念落后的母亲也是可以改变的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斗争、革命的终极目的并非是消灭某人,而是改造某人,使之产生进步文明的观念。
  三是《西厢记》的风格之美,表现为对雅俗结合的语言追求。古代实行愚民政策,百姓文化素质低,但他们同样需要艺术,理解艺术。《西厢记》的俗,表明她是民众的艺术,是人民的艺术。俗,是元曲的本质特征,也是《西厢记》的本质特点;俗,就是自然,就是真实。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宋元戏曲史》)元杂剧从总的倾向而论,可以说无不通俗自然,相对于元曲之俗,《西厢记》则显出她的雅,在元曲中独树一帜。所以,吴梅说《西厢记》开元曲“研炼艳冶”一派。
  《西厢记》的雅,体现的是作者对普通民众艺术需要、艺术理解力的肯定与尊重。王实甫不媚俗,在艺术享受中,满足了大众文化品位提升的需要。元杂剧在大俗中寄予着作者的理想、感慨,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但在通俗自然中,融雅于俗,注重对大众文化品位的提升,这在当时不甚重视文化的蒙元一代,更需独具慧眼与卓识。
  明代世风转变,强力恢复科举,借复兴文化实施文化专制,后代有许多人对王实甫“雅”的肯定,实际上只是士大夫之“雅”,与王实甫之“雅”有质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但不管怎样,任何时代,任何朝代都应该提倡文化与文明。注重人类自身文化品位的提升,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蒙元贵族对元曲、中原文明的肯定接受,证明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db7ad0100jixa.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9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第一本 第二折(惊艳——临去秋波一转)

【元和令】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宠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欣赏),軃着香肩,只将花笑拈(蔫)。(无比自信,极其端庄,非凡体验)

【上马娇】这的是兜率宫(天宫),休猜做了离恨天(爱情的阻隔)。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胜葫芦】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旦云:红娘,你觑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末云:我死也。末唱)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梗白露,半响恰方言。

【幺篇】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红云:姐姐,那壁有人,咱家去来。旦回顾觑末下。末云:和尚,恰怎么观音现来?聪云:休胡说,这是河中开府崔相国的小姐。末云: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

【后庭花】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且休题眼角儿留情处,则这脚踪儿将心事传。慢俄延,投至到栊门儿前面,刚那了一步远。刚刚的打了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似神仙归洞天,空余下杨柳烟,只闻得鸟雀喧。

【柳叶儿】呀,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小姐呵,则被兀你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

【寄生草】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扬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觑聪云:敢烦和尚对长老说知,有僧房借半间,早晚温习经史,胜如旅邸内冗杂;房金依例拜纳,小生明日自来也。)

【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近庭轩,花柳争妍,日午当庭塔影圆。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五陵源。

2、《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第二本 第五折(崔莺莺夜听琴)

【小桃红】人间看波。玉容深锁绣帷中,怕有人搬弄。想嫦娥,西没东生有谁共?怨天公,裴航不做游仙梦。这云似我罗惟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因此上围住广寒宫。

(红做咳嗽科。末云:来了。做理琴科。旦云:这甚么响?红发科。旦唱)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玎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丝竹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风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动:尽在不言中。

3、《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第四本 第一折(幽会)

“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次(胡乱)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雨云来。”

(末上,云:昨夜红娘所遗之简,约小生今夜成就。这早晚初更尽也,不见来呵,小姐休说慌咱!人间良夜静复静,天上美人来不来。)

【仙吕·点绛唇】伫立闲阶,夜深香蔼、横金界。潇洒书斋,闷杀读书客。

【混江龙】彩云何在,月明如水近楼台。僧归禅室,鸦噪庭槐。风弄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意悬悬业眼,急攘攘情怀,身心一片,无处安排;只索呆答孩倚定门儿待。越越的青鸾信杳,黄犬音乖。

(小生一日十二时,无一刻放下小姐,你那里知道呵!)

【油葫芦】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侧,梦魂飞入楚阳台。早知道无明无夜因他害,想当初“不如不遇倾城色”。人有过,必自责,勿惮改,我却待“贤贤易色”将心戒,怎禁他兜的上心来。

【天下乐】我只索倚定门儿手托腮,好着我难猜:来也那不来?夫人行料应难离侧。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

(偌早晚不来,莫不又是慌么?)

【那吒令】他若是肯来,早身离贵宅;他若是到来,便春生敝斋;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数着他脚步儿行,倚定窗棂儿待。寄予多才:

【鹊踏枝】恁的般恶抢白,并不曾记心怀;拨得个意转心回,夜去明来。空调眼色经今半载,这其间委实难捱。

(小姐这一遭若不来呵,)

【寄生草】安排着害,准备着抬。想着这异乡身强把茶汤捱,只为这可憎才熬得心肠耐,办一片至诚心留得形骸在。试这那司天台打算半年愁,端的是太平车约有十余载。

(红上,云:姐姐,我过去,你在这里。 红敲门科 末问云:是谁? 红云:是你前世的娘。末云:小姐来么?红云:你接了衾枕者,小姐入来也。张生,你怎么谢我?末拜云:小生一言难尽,寸心相报,惟天可表!红云:你放轻者,休唬了他!红推旦入云:姐姐,你入去,我在门儿外等你。末见旦跪云:张珙有何德能,敢劳神仙下降,知他是睡里梦里?)

【村里迓鼓】猛见他可憎模样,——(小生那里得病来)——早医可九分不快。先前见责,谁承望今宵欢爱!着小姐这般用心,不才张珙,合当跪拜。小生无宋玉般容,潘安般貌,子建般才,姐姐,你只是可怜见为人在客!

【元和令】绣鞋儿刚半折,柳腰儿够一搦,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只将鸳枕捱。云鬟仿佛坠金钗,偏宜荻髻儿歪。

(末跪云:谢小姐不弃,张珙今夕得就枕席,异日犬马之报。旦云:妾千金之躯,一旦弃之。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末云:小生焉敢如此?)

【上马娇】我将这纽扣儿松,把缕带儿解;兰麝散幽斋。不良会把人禁害,咍,怎不肯回过脸儿来?

【么篇】但蘸着些儿麻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胜葫芦】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露滴牡丹开。

(末看手帕科)

【后庭花】春罗原莹白,早见红香点嫩色。(旦云:羞人答答的,看甚么?末)灯下偷晴觑,胸前着肉揣。畅奇载,浑身通泰,不知春从何处来?无能的张秀才,孤身西洛客,自从逢稔色,思量的不下坏;忧愁因间隔,相思无摆划;谢芳卿不见责。

【柳叶儿】我将你做心肝儿般看待,点污了小姐清白。望餐废寝舒心害,若表示真心耐,至诚捱,怎能够这相思苦尽甘来?

【青哥儿】成就了今宵欢爱,魂飞在九宵云外。投至得见你多情小奶奶,憔悴形骸,瘦似麻秸。今夜和谐,犹自疑猜。露滴香埃,风静闲阶,月射书斋,云锁阳台;审问明白,只疑是昨夜梦中来,愁无奈。

(旦云:我回去也,怕夫人觉来寻我。末云:我送小姐出来。)

【寄生草】多丰韵,忒稔色。乍时相见教人害,霎时不见教人怪,些儿得见教人爱。今宵同会碧纱厨,何时重解香罗带。

(红云:来拜你娘!张生,你喜也。姐姐,咱家去来。末唱)

【煞尾】春意透酥胸,春色横眉黛,贱却人间玉帛。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弓鞋风头窄。叹鲰生不才,谢多娇错爱。(若小姐不弃小生,此情一心者),你是必破工夫明夜早些来。

4、《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第四本 第二折(拷红)

(红:姐姐,事发了也,老夫人唤我哩,却怎了?旦云:好姐姐,遮盖咱!红:娘呵,你做的隐秀者,我道你做下来也。旦念: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

【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多,情性诌;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紫花儿序】老夫人猜那穷酸做了新婿,小姐做了娇妻,这小贱人做了牵头。俺小姐这些时春山低翠,秋水凝眸。别样的都休,试把你裙带儿栓,纽门儿扣,比着你旧时肥瘦,出落得精神,别样的风流。

(旦云:红娘,你到那里小心回话者!红云:我若到老夫人处,必问小贱人:)

【金蕉叶】我着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着你迤逗的胡行乱走?若问着此一节呵如何诉休?我便索与他个“知情”的犯由。

(红云:姐姐,你受责理当,我图什么来?)

【调笑令】你绣帏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我在窗儿外几曾轻咳嗽,立苍苔将绣鞋儿冰透。今日个嫩皮肤倒将粗棍抽,姐姐呵,俺这通殷勤的着甚来由?

(红云:姐姐在这里等着,我过去。说过呵,休欢喜;说不过,休烦恼。)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锈,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怎两个背着夫人,向书房问候。(夫人云)问候呵,他说甚么?(红云)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着小生半途喜变做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

(夫人云)他是个女孩家,着他落后怎么?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夫人云:这端事都是你个贱人。红云: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一是赖婚失信;二是“留请张生于书院,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

(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红娘不敢自专,乞望夫人台鉴:莫若恕其小过,成就大事,撋之以去其污,岂不为长便乎?)

【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么篇】世有、便休、罢手,大恩人怎做敌头?起白马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

【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夫人云:这小贱人也道得是。我不合养了这个不肖之女。待经官呵,玷辱家门。罢罢!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与了这厮罢。红娘唤那贱人来!红见旦云:且喜姐姐,那棍子则是滴溜溜在我身上,吃我说过了。我也怕不得许多,夫人如今唤你来,待成合亲事。旦云:羞人答答的,怎么见夫人?红云:娘跟前有甚么羞?)

【小桃红】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羞得我脑背后将牙儿衬着衫儿袖。猛凝眸,看时节只见鞋底儿瘦。一个恣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呸!那其间可怎生不害半点儿羞?

(红唤末科 末云:小娘子唤小生做甚么?红云:你的事发了也,如今夫人唤你来,将小姐配与你哩。小姐先招了也,你过去。末云:小生惶恐,如何见老夫人?当初谁在老夫人行说来?红云:休佯小心,过去便了。)

【么篇】既然泄露怎干休?是我相投首。俺家里陪酒陪茶倒就。你休愁,何须约定通媒媾?我弃了部署不收,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蜡镴头。

(夫人云:我如今将莺莺与你为妻,则是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京取应去。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红云:张生早则喜也。)

【东原乐】相思事,一笔勾,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美爱幽欢恰动头。既能够,张生,你觑兀的般可喜娘宠儿也要人消受。

(夫人云:明日收拾行装,安排果酒,请长老一同送张生到十里长亭去。旦念:寄予西河堤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同夫人下,红唱)

【收尾】来时节画堂箫鼓鸣春昼,列着一对儿鸾交凤友。那其间才受你说媒红,方吃你谢亲酒。

5、《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第四本 第三折(长亭送别)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到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也么哥!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凄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么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么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作望夫石。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宵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清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乐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拒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鱼春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添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 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住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6、《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第四本 第四折(草桥惊梦)

(末引仆骑马上,开)离了蒲东早三十里也。兀的前面是草桥,店里宿一宵,明日赶早行。这马百般儿不肯走:行色一鞭催去马,羁愁万斛引新诗。

【双调·新水令】望蒲东萧寺暮云遮,惨离情半林黄叶。马迟人意懒,风急雁行斜。离恨重叠,破题儿第一夜。

(想着昨日受用,谁知今日凄凉?)

【步步娇】昨夜个翠被香浓熏兰麝,欹珊枕把身躯儿趄。脸儿厮揾着,仔细端详,可憎的别。铺云鬓玉梳斜,恰便似半吐初生月。

(早到也,店小二哥那里?小二哥上,云:官人,俺这头房里下。末云:琴童接了马者!点上灯,我诸般不要吃,只要睡些儿。仆云:小人也辛苦,待歇息也。在床前打铺作睡科。末云:今夜甚睡得到我眼里来也!)

【落梅风】旅馆欹单枕,秋蛩鸣四野,助人愁的是纸窗儿裂,乍孤眠被儿薄又怯,冷清清几时温热!

(末睡科 旦上,云:长亭畔别了张生,好生放不下。老夫人和梅香都睡了,我私奔出城,赶上和他同去。)

【乔木查】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娇怯。喘吁吁谁将两气接。疾忙赶上者,打草惊蛇。

【搅挣琶】他把我心肠扯,因此不避路途赊。瞒过俺能拘管的夫人,稳住俺厮齐攒的侍妾。想着他临上马痛切嗟,哭得我也似痴呆。不是我心邪,自别离以后,到西日初斜,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只离得半个日头,却早又宽掩过翠裙三四褶,谁曾经这般磨灭?

【锦上花】有限姻缘,方才宁帖;无奈功名,使人离缺。害不了的愁怀,却才觉些;撇不下的相思,如今又也。

【么篇】清霜净碧波,白露下黄叶。下下高高,道路凹折;四野风来,左右乱踅。我这里奔驰,他何处困歇?

【清江引】呆答孩店房儿里没话说,闷对如年夜。雨催寒銎,晓风吹残月,今宵酒醒何处也?

(旦云:在这个店儿里,不免敲门。末云:谁敲门哩?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我且开门看咱,这早晚是谁?)

【庆宣和】是人呵疾忙快分说,是鬼呵合速灭。(旦云:是我。老夫人睡了,想你去了呵,几时再得见,特来和你同去。末唱)听说罢将香罗袖儿拽,却原来是姐姐、姐姐。

(难得小姐的心勤!)

【乔牌儿】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籍。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心儿管踏破也。

(旦云:我为足下呵,顾不得迢递。旦唧唧了。末唱)

【甜水令】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休猜做瓶坠簪折。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外净一行扮卒子上,叫云恰才见一女子渡河,不知那里去了?打起火把者,分明见他走在这店中去也。将出来!将出来!末云:却怎了?旦云:你近后我自开门对他说。)

【水仙子】硬围着普救寺下铁钁,强当住咽喉仗剑钺。贼心肠馋眼脑天生得劣。(卒子云)你是谁家女子,夤夜渡河?(旦唱)休言语,靠后些!杜将军你知道他是英杰,觑一觑着你为了醯酱,指一指教你化做膋血。骑着匹白马来也。

(卒子抢旦下 末惊觉云:呀,原来却是梦里,且将门儿推开看。只见一天露气,露地霜华,晓星初上,残月犹明。“无端燕雀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

【得胜令】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絮叨叨促织儿无休歇,韵悠悠砧声儿不断绝。痛煞煞伤别,急煎煎好梦儿应难舍;冷清清的咨嗟,娇滴滴玉人儿何处也!

(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末云:店小二哥,还你房钱,鞴了马者。)

【鸳鸯煞】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斜月残灯,半明不灭。畅道是旧恨连绵,新愁郁结;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泻。除纸笔代喉舌,千种相思对谁说。(并下)

【络丝娘煞尾】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题目 小红娘成好事 老夫人问私情 正名 短长亭斟别酒 草桥店梦莺莺
第2个回答  2010-12-29
王实甫是我国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西厢记》是其杂剧代表作,代表了他的创造风格和最高艺术成就。这部杂剧早在元、明两代就倍受人们的推重,被称为元杂剧之冠。
由于王实甫的杂剧注重遣词造句,注重音律,语言生动,文辞绮丽,因而其词被誉为“花间美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