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而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的区别还有它们的起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厄尔尼诺现象,一种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衡产生的气候现象。在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从美洲走向亚洲,为太平洋表面带来温暖,并为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然而,每隔2至7年,这种模式会被打乱,风向和洋流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转而向东走向美洲,带走热带降雨,从而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成因尚不完全明确,有说法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水下火山熔岩喷发引起的,熔岩从大洋底部地壳断层喷出,将热量传递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流,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海流方向改变。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例如,1972年的全球天气异常与当年强大的厄尔尼诺暖流有关,导致我国发生严重干旱,而一些国家和地区则遭受洪水侵袭。1982年底,厄尔尼诺暖流再次出现,导致全球多个地区发生异常天气。对中国的影响包括易导致暖冬、南方暴雨洪涝、北方高温干旱以及东北冷夏等极端天气。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
拉尼娜现象,指的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它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通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拉尼娜现象的产生机理是海洋表层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将大量暖水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使得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也有重要影响。在拉尼娜年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水偏多,而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对中国的影响包括东北夏季气温偏高,以及华北汛期降水量偏多。拉尼娜现象还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市场波动,受到各国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