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翻译:陈太丘诣荀朗陵_那篇,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_那篇

1.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费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篇第6则译文:

太丘县县长陈寔去拜访朗陵侯相荀淑,因为家贫、俭朴,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长文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馀六个儿子管上菜。孙子文若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这时候太史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

原文: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徐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篇第11则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扩展资料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德行篇》是《世说新语》的第一章,记述了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认为值得学习、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言语行动的美好道德品行。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的道德观。

“梁上君子”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东汉时期的陈寔。

陈寔是个道德品质很高尚的人,他做太丘长的时候,充分与民休养生息,结果太丘一地居然没有发生过起诉讼案件。最有名的一件事是,东汉桓帝时发生了党佣之祸,牵连了很多人,其中也牵连到了陈寔。别的受牵连的人都想尽办法逃亡,唯恐将自己牵连进去,唯有陈寔不逃避,于是毅然自请下狱,后来遇救才出狱。

陈寔告老还乡后,以士绅的身份在当地担当起调解民间纠纷的角色。陈寔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以至于被调解者无论输赢,退下去后都纷纷说:“宁可受刑罚也不能受到陈君一句坏评价。”

这一年是个荒年,老百姓无衣无食,非常贫穷,很多人沦落为盗贼。

有一天夜里,一个小偷光顾了陈家,伏在房梁上伺机作案。陈寔发现后不动声色,整理好衣冠,把一大家子子子孙孙全都招来,就在小偷藏身的房梁下给子孙们训话:“人不可不自我勉励,坏人不一定本性就恶,而是后天的教养不够才变成了坏人,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说着指了指房梁。

小偷一听大吃一惊,跑又跑不掉,干脆跳下房梁,跪在地上向陈寔叩头谢罪。陈寔和颜悦色地对小偷说:“我看你的相貌不像恶人,一定是因为饥荒之年你猜出此下策,选择做了盗贼。你应该改邪向善,做一个正人君子。不过我知道,你这种行径是因为贫穷所导致的。”说完命人送给小偷两匹丝织品。

小偷于是回去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件事也传扬开来,虽然饥荒还没有过去,但是盗贼们被陈寔的道德所感化,从此县都没有再发生过盗窃案件。后来人们就把小偷称作“梁上君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说新语·德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3

《陈太丘诣荀朗陵》翻译:

太丘县县长陈皇去拜访朗陵侯相荀淑,因为家贫、俭朴,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长文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馀六个儿子管上菜。孙子文若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这时候太史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

原文: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翻译:

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扩展资料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善用作对比、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德行》则是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一章,记述了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认为值得学习、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言语行动的美好道德品行。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的道德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陈太丘拜访荀朗陵,陈太丘清贫节俭没有仆役,于是用元方赶车,季方在后面执仪仗跟随着。长文还很小,坐在车里面。到了荀朗陵府荀让叔慈给他们开门,慈明倒酒,其他的六龙轮番布菜。文若也很小,坐在他的膝盖上。那时的太史上奏说他们是“真人东行”

管宁华歆一起在园子中锄菜,看见地上有快金子,管宁挥舞着锄头不管不顾与看到石头瓦片没有两样 华歆则拿起来看看 有把它丢在一边 又曾坐在一条席子上读书 有坐豪华的马车经过门前,管宁依旧跟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则丢下书出去看。管宁于是割席与他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