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唐三彩的详细介绍,包括历史啦,发展等~~

如题所述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唐代是我国封建朝代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种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就是黄色和绿色的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那么到了唐代以后,就是说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有的就是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讲,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系。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吧,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容了外来的好多文化,那么就是说这个时候从绘画也好,从陶瓷也好,从金银器的制作也好,它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这么一个特点。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出土的唐三彩,从现在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也是需要马,农民耕田也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那么人们经商可能就是从东往西,从西往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有关。
  唐三彩这一种工艺品的特点,它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点在里面,这个造型是鸡头器皿,从现在的考证它当时是西域国家甚至中东国家的一种盛酒用的器皿,但是作为中原地区把它作为一种工艺品来制作,并且人们的使用可以看到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得要的作用。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考古界的挖掘,在丝绸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亚的一些国家都曾经挖掘出来过唐代三彩的器物碎片。那么这种文化传流到国外也对他们的陶瓷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在日本和朝鲜。日本奈良时期曾经仿制中国的三彩制作出来过三彩器物,当时被称为奈良三彩,朝鲜的新罗时期也仿造中国的三彩制作过三彩的器物,叫新罗三彩。
  正因为唐三彩有如此的魅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放,喜爱收藏唐三彩的人越来越多。
  自上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便受到中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热,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3647099.html?si=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7
唐三彩简介:唐三彩是指哪三种颜色?
发布时间:2010-08-17 09:24:13 来源:商都网

唐三彩简介:

唐三彩是唐朝生产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从质地上讲,这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由于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其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是从武则天执政时发展,经开元、天宝,衰落于“安史之乱”。在这短暂的时间中,无论从器物的造型、装饰,还是从釉色、施釉工艺各个方面,都在陶瓷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唐三彩”初无籍名,在二十世纪以前的文献里很少见到关于它的记载,同时也少见传世的器物。1899年开始修建陇海铁路,工程修到洛阳附近,从当地的墓葬中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陶器。这批器物运到北京,引起王国维、罗振玉等古器物研究专家和一些古董商、 外国人的重视,唐三彩于是蜚声于文物界。

“唐三彩”是哪三种颜色?

唐三彩是在汉代铅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唐代一种低温铅釉陶器的总称。南北朝时期这种釉陶又有所发展,以白釉或黄绿釉挂上了绿色彩带。唐代初期一般是黄彩或绿彩单彩釉,武则天当朝后这种工艺出现了一个飞跃,即在同一器物的胎体上,同时使用多种 颜色,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彩”器。所谓“三彩”也并不仅限于三种颜色,除白色(微带黄色)外,还有浅黄、赭黄、浅绿、深绿、蓝色、褐色、翠绿等多种颜色,其实是一种多彩。在三彩器物中,有的只具备上述几种颜色中的一种,人们称为“单彩”或“一彩”,带两种颜色的,人们称为“二彩”,带有两种以上颜色的则称为“三彩”。因这种彩釉陶器创制于唐朝,故后人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的品种很多,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各类繁多的三彩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人物和动物俑。

俑是冥器、随葬品,俑的出现,历史远久。唐代制作的三彩人俑内容丰富,题材广阔,富丽活泼,情趣横生。它和前代的俑如汉代白乐俑、魏晋南北朝随葬俑比起来,不仅在反映内容 的广阔上,而且在造型的生动上,皆为空前的制作。唐以前的俑,在内容上多半为兵士、乐工、侍女,到唐代就不同了,在唐俑中,题材更广阔,内容更充实,俑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一一雕塑,而且成功地运用了各种手法,把各阶层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几种较常见的人俑类型如下:

武士俑:作为唐朝武装力量的缩影,其大多数是英俊潇洒的青年战士。有的站立,有的骑着骏马,拉弓射箭。体魄健壮,轮廓分明。为了满足死者家属用这些“武士”来保卫亡灵不受妖邪侵害的愿望,工匠们将之塑造得肌肉发达,蹙眉怒目,剑拔弩张,看去颇有一种凶神恶煞,气势逼人之感。且武士们脚踏“魔鬼”,这些魔鬼也塑得很雄健,鼓目咧嘴,作挣扎欲起反抗之状。

胡俑:深目高鼻,种类很多。有的头戴尖顶帽,身穿开领衣,或手执胡瓶,或背负包袱,神态温良恭俭。

女俑:出土的三彩女俑颇多。有的悠闲雅坐,若有所思;有的亭亭玉立,裙带生风;有的虔恭典娴,广袖飘逸;有的头束丫髻,窈窕多娇。1970年洛阳出土的女立俑与贵妇身份不同的女俑,有头梳丫髻,上罩短祆,腰束长裙的金雀丫环,其体态婀娜,年仅十五六岁, 望去很有俏皮、灵俐、活泼之感。可以看出,三彩工匠们对女俑的塑 造,从生活到艺术都确实下了一番苦功。

动物俑的艺术特色唐三彩中的动物类俑也很引人入胜,各种动物的个性特征也都塑造得比较典型,凝重奔放,简炼概括,极富浪漫色 彩,如马、骆驼、驴、猪、羊等,个个塑得生动逼真,活泼轻健,观之不禁使人有惊奇之感。仅以马俑为例:马强健有力,能役善战,又 较易驯养,在古代军事、农业、交通、礼仪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唐代,把狩猎看成是人生三大乐事之一。狩猎离不开马,帝王出行、宫廷礼仪、将士远征都需要马。

所以唐朝官府和民间很重视养马。唐玄宗曾选择西域、大宛献良 马和中原骏马,令画师摹绘。他还让太仆卿王毛仲和少卿张景顺在他的厩里主持畜养良马多达43万匹。他赴泰山祭祀,布置数万匹牧马跟从,“色别为群,望之如云锦,”“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尚马之风可见一斑。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中也多次提到马,如《送远》:“带甲马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第2个回答  2011-01-15
看看这个就行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3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