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 是什么意思??

那个麻烦注名这句话的出处,谢谢

子,孔子也,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一类的事)

(子不语在第21那儿)

述而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6』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7』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0』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子之所慎:齐,战,疾。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1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
之将至云尔。」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1』子不语怪,力,乱,神。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
洁也,不保其往也。」

『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
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
苟有过,人必知之。」

『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
唯弟子不能学也。」

『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於上下神祗』」子曰:
「丘之祷久矣。」

『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甯固。」

『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1』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不语》作者袁牧 清中叶著名的文学家。
子不语》的书名本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后来作者发现元人说部有同名者,遂改为《新齐谐》。

《子不语》有24卷,续编10卷,共34卷。《子不语》中的故事大多是记述鬼神奇之事,尤其以鬼故事为最多。这些故事,大多宣扬一种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的思想。《子不语》的内容是丰富的,除了故事中含有的封建糟粕以外,在外表荒诞、神奇的故事里面,也蕴藏着一些积极的健康的内容。总的讲,《子不语》的内容十分宠杂,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东西。《子不语》原有1023个故事,经过选择,共选入了491个故事。虽然选入的故事不到全书的一半,但却保留了原书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

参考资料: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classic/lunyu.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2-19
《论语·述而》记“子不语怪力乱神”。此处“不语”不是一般的不谈论,而是表明孔子对“怪力乱神”不以为然的贬斥。通观《论语》全书,孔子的这种态度是非常明确的。《论语·先进》记其弟子“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个例子说明孔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孔子对“乱”的态度更明显,他极力强调“正名”,强调“克己复礼”,都是在反对“乱”。对于“力”或勇力,孔子也持否定态度。他在谈到力时,往往将它视为与仁义、道德对立的东西。《论语·宪问》记载他曾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甚至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综上,孔子对于“怪力乱神”的否定是颇为明显的。
第2个回答  2005-12-19
是不谈论的意思
第3个回答  2005-12-19
语出<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清]袁枚取作书名
袁枚撰<子不语>正编24卷,缩编10卷.系仿魏晋志怪小说.
第4个回答  2005-12-19
是不谈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