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赏梅花?

如题所述

梅花的观赏价值非常高,很适合在家里养殖,点缀家中的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5
  梅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趋向、情感脉络和道德标准。
  梅花是中华民族之魂,尊为“国花”,理所当然。 梅花自身的形态之美
  引起人们注意的首先是事物的外貌形态,梅花的色、香、形三方面,个性明显,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中国美学又十分强调“以形写神”、“神采为上”,因此总有浪漫的想象与精妙的比喻,使之神采活现。
  色
  梅花色彩众多,而人们偏爱白、红、黄三色。尤其白色,冰清玉洁与冰雪相和谐。“冰花”、“寒玉”和“白雪”等比喻应运而生:
  “冰花个个团如玉”。
  “姑射仙人冰雪肤”。
  “一枝寒玉澹春晖”。
  冰天雪地中的红梅,象火炬、彩虹与绮霞般夺目鲜艳。颇具“红装素裹”的美: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薄醉当春斗绮霞”。
  香
  梅花的香,有“清”、“幽”的特点:
  “天与清香似有私”。
  “风递幽香去”。
  而中国人以其细腻、微妙和丰富的审美感受,浮想联翩,将嗅觉的感受转向视觉、味觉和触觉。“孤”“暗”、“酸”乃至“冷”的感觉纷至沓来:
  “孤香粘袖李须饶”。
  “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点酸香冷到梅”。
  形态
  梅花的形态可用:“疏”、“瘦”、“古”三个字来概括。“疏”不仅指出梅花的疏密程度,而且与中国人“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审美习惯相一致:
  “疏影横斜水清浅”。
  “疏枝横玉瘦”。
  “瘦”也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美,“书贵瘦硬方通神”(杜甫诗),“瘦骨清相”是魏晋风度的典型形象。
  “尚馀孤瘦雪霜姿”。
  “蕊寒枝瘦凛冰霜”。
  “古”指梅花历数百年风欺雪侮而产生的“柯如青铜根如石”的刚强、沉雄和坚毅之美。
  “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
  “铁干铜皮碧玉枝”。
  古到极至,老干虬龙,欲腾空而起:
  “他年长就铁龙干”。
  以上诗句中,描述梅枝之横斜、铁龙,虽出于美学要求,但也道出了植物学特性。因为梅花在品种分类系统中,其枝型可分为直枝、垂枝和龙游三类。
  梅花与其他景物组合共造意境之美
  中国人在创造梅花美学时,除体现梅花自身的形态美之外,还借助与其他景物的组合,创造更丰富、广阔的意境之美。所谓意境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境象。物以类聚,与梅花组合的景物也超脱不凡,充满诗情画意。
  与水石、雪月等自然景物的组合
  水是生命之源,“智者乐水”,“山无水而不活”。梅花开时,溪水浅而清,与高洁、疏瘦的梅花有一致的审美意向。在清亮柔缓的溪水映照下,梅花更加坚劲突出。
  “水边篱落忽横枝”。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梅花草棘间”。
  石为大地之骨,其坚贞、刚硬与梅花同格。
  “又道寒岩放早梅”。
  巨石为崖,将梅花置于幽崖空谷之中,意境更加清幽、气势更为宏大:
  “幽崖斑白点疏条”。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雪是纯洁的化身、严寒的使者,雪为梅花铺开了宣纸般的银白世界。
  “冰雪林中着此身”。
  “梅花欢喜漫天雪”。
  因雪与白梅在色彩和形状上非常相象,诗人常以此来大做文章。有时故意将两者相混淆: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似雪是花花似雪,梅花又向雪中开”。
  有时又让梅、雪进行比赛: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样,雪与梅的关系就显得既紧密又风趣了。
  邀月为伍,是园林借景理论在梅花美学中的大手笔体现:
  “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
  “一枝清冷月明中”。
  与松竹、水仙等植物的组合
  梅与“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的松与“凌霜雪、节独完”的竹合称“岁寒三友”,它们相互聚首,当是情理中的事了。
  “松篁晚节应同操”。
  “自是岁寒松竹伴”。
  “予交三君子,气韵各有适,及其风雪中,同凛岁寒色”。
  开花“早于桃李晚于梅”的水仙,以其凌波仙骨与梅花气味相投:
  “一树梅花伴水仙”。
  与鹤、雀等鸟禽的组合
  “羽毛似雪无瑕点”的白鹤,因林逋“梅妻鹤子”的佳话,而与梅结下不解之缘:
  “花落不随流水去,鹤归常带白云来”。
  “笑问梅花肯妻我,我将抱鹤家西湖”。
  为了表现天寒地冻的程度和歌颂梅花凌寒不惧的品质,诗人画家常以寒禽的畏缩哆嗦来进行反衬,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
  “霜禽欲下先偷眼”。
  “翠羽亦有心,忍冻先偷眼”。
  梅花生发精神之美
  著名国画大师崔子范在谈到世界艺术之差异时说:“黄种人的艺术,注重哲学和文学入画”[1]。因此,中国美学所追求的不是对外界事物的模拟再现的真实,而是具有哲学高度的人生境界[3]。从梅花的题咏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孤清高洁
  梅花的孤清高洁,与隐士高人崇尚的“遗世独立”品格相吻合。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只有横斜清浅口,澹然标格映须眉”。
  凌寒报春
  梅花凌寒不惧,报天下春然后隐去,直是仁人志士的化身了。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的这种“寒彻骨”经历,既包含革命者的乐观精神,又具有植物学属性。因为梅花在满足了开花所必需的需冷量(0℃~2℃)充分休眠之后,才会开花。
  天人合一
  中国哲人意识到人的伦理道德与自然规律有一种内在的密切联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互相渗透、协调一致的。因此总是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寻找美。梅花是草木中的杰出代表,她蕴含着自然的运动规律: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数点梅花天地心”。
  中国诗人不满足于以旁观者身份欣赏自然,有时干脆“上下与天地同流”,将自身溶于自然之中:
  “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
  “还疑孤影是前身”。
  对梅花之美的发掘愈深,愈加体会到其与中国的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和绘画等学科联系的紧密程度。审美是发动于客观存在,升华于主观创造的一个有机整体的流动过程。此文虽挂一漏万,但若能扩展审美之门,放飞我们的愿望、情感和理想,则这种认识意义得益的不仅是梅花,而且是一切艺术的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