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求决定售价,售价决定成本。
2、人们从来就只有权衡和取舍,而没有绝对的刚需。
3、只有当产品的定价过低时,才会发生"短缺危机"。
4、生活可以忙忙碌碌随大流,思想可以偷偷摸摸求上进。
5、反垄断执法者对市场机制运行缺乏认识,遑论动手调节
6、这个世界的任何商品,其价值都是因为有人争夺才产生的。
7、改造世界非经济学之长,而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
8、凡选择必有歧视、凡竞争必有成本、凡政策必遭遇对策、凡争夺必有妥协.
9、美国的百年反垄断司法史,是一部"本身原则"逐步被"理性原则"取代的司法史。
10、不存在什么内在的、本质的、客观的价值。事物的价值完全依赖于每个个人 的主观判断。
11、我们在享受灯光、电暖、安全、教育、阅读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别人为此有所付出,就是无知。
12、一项资产的价值,总是它未来收入的折现,而过去投入的成本是沉没,不论大小都不影响资产的现值。
13、【破窗理论】多难真的能够兴邦吗?如果多难能够兴邦的话,那些避免了灾难的国家,岂不是吃亏了?
14、我们海誓山盟,许下终身承诺的那些人,实际上只不过是我们身边,看上去差不多的时间到了,挑选的人。
15、在经济学里歧视是一个中性词,是指区别对待的意思。选择的标准就是歧视。选总统比选伴侣更容易出现歧视行为。
16、在真实经济中,正是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售价,通过销售和 生产环节的步步反推,才决定了企业必须按照何种成本进行生产
17、米尔顿弗里德曼给他回信,他说我以一位经济学家的身份告诉你,如果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的一生中唯一的话,他们这辈子不会见面。
18、只要知识是增长的,那么必定有部分知识是我们明天才知道而今天不知道的,那既然社会是受我们的知识影响的,那么社会的发展就是不可预测的。
19、反垄断法不应当集中在商业行为本身→逐条研究被反垄断法禁止的每一种商业操作,解释他们为什么其实都是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社会福利的
20、当我从经济学的角度重读案例,体会"勾结定价" 问题的微妙之处时,常常禁不住抚卷兴叹:实施反垄断法和不实 施反垄断法,究竟哪种结局更符合反垄断法的初衷?
21、当立法者不理解诸多商业行为的效率含义,而反垄断法的条文又含糊不清,反垄断法执法就必然成为竞争法和执法者们寻租的乐园→反垄断寻租的破坏力是反垄断法的制度陷阱
22、当别人在讨论到底是公平重要,还是效率重要的时候,学过经济学的人明白,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23、经济学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原因在于它是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为己任的学问。人的认知和判断,至今主要还是靠直觉和短距离的人际关系来驱动,但人的身体和际遇,却早已置于大规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协作之
24、你会发现人类面临着四大基本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制度安排,无一不是为了适应这四种基本约束而衍生出来的。我们就循着这种约束的内在逻辑,开始稳扎稳打地前进。
25、这些市场失灵的故事往往具有相同的特征,即逻辑上言之成理,实际上夸大了问题的普遍性,也忽视了市场本身就己经提供了的解决方案,而且错误地以为"市场失灵"就意味着"政府成功",而没有考虑到用政府来替代市场,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失灵。
26、人常常不理性,但不理性行为一旦被识别,这种识别就成了新的知识,就会被 其他人理性的运用。席勒说股市里人会过度反应或惯性行动。当然如此,问题是惯性行动止于何处,而过度反应又从何开始,在现实中是很难提前预测的。只要他们变得可以预测,这种预测就会马上成为可得的信息并为人所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