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多少属于正常范围

如题所述

公摊面积的正常范围如下:

1、多层住宅公摊率为7%-12%之间合理。这里说的多层住宅一般是6层左右的,楼内的公摊面积包括了楼梯、发电室、及其它物管用房。

2、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20%之间合理。这类楼房是属于小高层,如果没有设计电梯,那么公摊系数一般是在10~15%左右;如果说有设计电梯,那么公摊系数会更高一些,在15~20%左右。

3、12-33层住宅公摊率14%-24%之间合理。由于这类建筑的楼层是比较高的,所造成的楼梯、电梯、及其它公摊面积都会增加,因而公摊系数会变高。

4、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之间合理。别墅的类型较多,因此公摊率也有较大差异,例如独立别墅几乎没有公摊面积,而联排别墅会有公摊面积。但无论哪一种别墅类型,其公摊率都应该在1%~8%之间。

公摊面积的影响

1、影响购房成本

如果公摊面积过高,那么势必会导致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增大,如果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需要分摊的共同面积比较低,那么购房者的购房成本肯定就会要少一些,这样得房率就越高。一般来说,公共设施、走廊、过道越多,公摊就越大,因此塔楼公摊多于板楼,这也是很多人倾向6层板楼的缘故。所以,在购房者买房的时候,去购买公摊面积比较低的房屋是比较经济和实用的。

2、影响居住舒适度

如果大家购买的房屋公摊面积比较低,那么肯定是会影响居住舒适度的。在大家买房的时候不是说公摊越低越好,因为很多低公摊都是以牺牲小区居住品质为交换条件的:公共设施(如电梯数量)规模会大幅缩减,公共楼梯、过道、门廊等一般比较狭窄阴暗,如果大家长期居住在这样的小区里面,那么肯定是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所以在大家买房的时候也不要太过追求低公摊率。

3、影响升值空间

由于现在的购房者买房子都是要看公摊面积这一点的,房子的面积大小是和房屋的总价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所以很多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都希望公摊面积可以小一些,但是公摊面积却并非越小越好,举例说明一下,就比如电梯间,如果电梯间公摊面积太小,那么多人出入时,就会显得比较拥挤,居住体验性极差。所以,在买房时,不要刻意追求低公摊,只要公摊面积合适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