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扬的执教经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执教北京
1995年,金志扬接替唐鹏举出任国安队主教练。由于前一年联赛成绩不佳,只获得第八名,国安俱乐部在召开董事会讨论当年名次目标时,有人保守地提出,目标应定为保六争三。当时的董事长王军则说不要提什么名次,国安的目标就是要争第一,得不了第一,也要有时刻争第一的想法。王军的这一番话后来正是在金志扬的重新诠释下,成为国安队的旗帜和精神。
金志扬说,“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谁都能当元帅吗?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这个争第一的意识,有了这种想法才会有持之以恒争第一的行动,最终才能实现冠军的梦想。后来我就写了几句话———团结拼搏,不畏强手,永不服输,永远争第一———我告诫队员们这就是国安的精神,后来这几句话也写进了队伍管理条例,现在都还时常被人们提起。”
金志扬回忆说,国安精神在1995年形成了一种氛围和气候,他们提出的“永远争第一”口号,当时影响了整个北京,甚至辐射到了全国,“作曲家和流行歌手把它谱写成歌,很多中小学也请我去讲课,请队员参加各种活动,我觉得那一段时间的国安队不仅是对足球,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换句话说,国安永远争第一蕴涵的精神已经超出了足球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执教天津
金志扬
1999年,赋闲在家的金志扬经过朋友再三邀请接手了天津队。金志扬表示:“当时我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之前的那一两年,我对先后转走的高峰、谢峰、曹限东、邓乐军他们都叮嘱过———走什么走,干事业就得在北京———可是没想到转眼间也到了我辞别家乡的时候了。但是即使是走,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天津离北京不远,而且天津的足球基础和环境也还不错,我的潜意识中还是希望能回到国安。后来的事实也明摆着,我走之后国安的成绩再也没有那三年的红火景象了,这是不是也说明了我的能力和价值呢?”
1998年12月金志扬入主天津队担任主教练一职,并在1999赛季带领球队以8胜11平7负的成绩,取得了甲A第七名的天津队历史最好成绩。
金志扬回忆说:“当时我看到天津足球有很多地方还没有进入职业化,于是我就把在国安的那套经验搬了过来,为泰达队制订了奖金分配、生活管理等规章制度,这个基础打好了,整个队也出现了新的面貌,那一年我们打了甲A第七,这个成绩至今都没人超越。一年的合同满了以后我就想回北京,可是天津市领导出面专门挽留我,做我的工作,我也就留了下来;但是后来的事情又出乎我的意料,天津队在2000年四轮联赛坐稳第一之后,突然遭遇九场不胜,0∶4输给辽宁之后我主动提出了下课,那次的挫折可能是我整个执教生涯中给我打击最大的,也是最刻骨铭心的。那次失败的原因我到现在还在思考,不知道将来是不是能解开这个谜。”
辅佐米卢
金志扬没有实现叶落归根的愿望,他最终去了国家队辅佐米卢,按金志扬的话来说,当时他的档案已经被国安俱乐部转了出来,国安的大门已经向他紧紧关闭了。
“其实也不光是我,很多原来为国安征战过的队员后来也表达了想回来的希望,但是都没能如愿,当时他们的离开应该说有种种客观的原因,但是我想即使是离开了大家也都在心里盼着国安好、北京好,毕竟这是大家成长以及一块儿奋斗过的地方,可是他们最后得到了什么呢?高洪波、高峰、谢峰、邓乐军、曹限东……只要他们穿着其他球队的球衣出现在工体,就没有逃过一片骂声的。那些当年为你拼死拼活玩过命的人,一转眼就变成了你的敌人,他们能不对北京感到心寒吗?到现在这些出去的人没有一个回来的,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北京足球文化的博大、豁达、包容都到哪儿去了,这一点上,我们没法和四川、上海比。人家的球员最后都顺利地回到了家乡的球队,这些我们过去认为是盆地文化或者有狭隘意识的足球区域都做到了人才的正常交流,为什么呢?”
“反过来说,国安对外国的球员却又总能持一种念旧的态度,比如卡西亚诺去了山东还是三番五次地把他请回来,再比如彼德,难道只能对外国人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对我们自己的球员就不能创造一些条件和氛围让他们回来?这是不是我们北京文化、北京人思维落后的一面、狭隘的一面,是不是也需要反省和检点一下我们的弱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