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如题所述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用了对比、衬托、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
全句渲染出了一个荒寒寂寞的场景,远处的山有很多座,却没有一只鸟的踪迹,路有很多条,却没有一个人的身影,“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整句无一“雪”字,但却使人好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感受到当时凛冽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本句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0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首先,作者不可能把千座山万条径的情况掌握的那么清楚,完全是自己想象和夸张。

第二,千山万径从客观上来说不可能一只鸟一个人都没有,这是很明显的夸张手法了。
其用意在于烘托下句中孤舟蓑笠翁的“孤”和营造一种“独”钓寒江雪的氛围。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冬,寒,孤,钓。
第2个回答  2015-06-19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0-19
  用了对比、衬托、夸张的修辞手法。
  出自:
  《唐·柳宗元·江雪》朝代:唐代,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第4个回答  2017-03-29
夸张,此处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恰得其妙,突出了此刻山间的那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