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抗洪中解放军感人事迹

98年抗洪中解放军感人事迹有哪些?
能用一两句话概括
急用

1、98年抗洪,57岁“流泪将军”70小时没睡觉。

57岁的董万瑞将军也不遗余力,一直在前线,坚持了5天5也,几乎70多个小时没有睡觉,被太阳晒得黑如木炭,脸上脱下了一层皮,在当时,他连吃饭都赶不及,一直都是吃到一半,就赶紧去工作。当时,不只是董万瑞,连他的儿子,董三榕少尉也在抗洪队伍中,是大名鼎鼎的“红色尖刀连”的排长。

最终,经过军人们的努力,终于止住了洪水,让灾难没有继续下去,当时,所有的军人们都在欢呼,而这个时候,到,董万瑞将军没有忍住,一个57岁的老将军,终于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一幕被偶然拍摄了下来,后来,这张《将军的眼泪》让千万的网名都看到,人你们都非常感动,称呼董万瑞将军为“流泪将军”。

2、98年抗洪,他救下8个士兵和群众,牺牲前用力把新兵推到树上。

1998年8月1日晚上8点47分,湖北嘉鱼县簰洲湾中堡村堤段突然溃口,洪水一下子淹没了整个中堡村,几百个村民性命危急!许驻扎附近的空军95025部队接到急令,立即出动士兵赶赴簰洲湾进行援救百姓和抗洪。高建成作为指导员,他下令,领导和老兵把救生衣让给新兵,会游泳的士兵把救生衣让给不会游泳的。高建成本来身体不舒服,他还是把救生衣让给了不会游泳的新兵。

在与洪水搏斗的8个小时里,高建成一个人救下了8个士兵和群众,洪水越来越大,已经有一个人高了,高建成和好几个人都抱着仅存的2棵树,眼看许多在洪水中拼搏的战友们体力不支,高建成放弃抱树,他投入洪水中,用力把一位体力不支的新兵刘楠推到大树旁,于是高建成被洪水卷走直到消失。

3、抗洪10余天,活活累死的李向群

在98年洪水爆发的期间,他正在家里休假,但此时的他却请求归队,加入到抗洪中。随后的李向群跟着大部队加入了紧张的抗洪工作,一连10多天都没有休息,吃完饭后就会奋斗。在得知大坝快要塌陷的时候,他赶紧来到了事发地,扛起了沙袋,才扛了20袋后,他就倒在了大坝上,嘴角冒着鲜血。虽说战友们及时的将他送到医院,但因太过于劳累,结果晚上10点多就离世,享年20岁。战友们、医护人员们见到此情此景全都落泪,为他的崇高人格所敬佩。

4、抗洪大堤上10次晕倒,继续战斗

1998年九江抗洪前线的勇士嵇琪,当他在九江的抗洪大堤上10次晕倒,每次从昏迷中醒来,又扛起沙包投入抢险战斗,当时大家还以为他是疲劳中暑,实际上他已是脑瘤晚期了。当时医院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嵇琪的生命只能以周来计算了。

5、明明知道洪水要来,人也已经抵达了安全地带,于洪江却毅然跟着村支书返回到洪水中。 

于洪江接到转移通知后早已经到了公路上。他送社的一批人到公路后,了解到还有多人没有转移出来,很着急,“我就对于洪江说让他开车救人,他根本就没有多说话,说了一个‘好’字,就回家开车了。他的车是个大拖拉机,烟筒朝天的,不容易进水。后面临时接了个斗子,每次能载多个人。”     

于洪江开着拖拉机带着薛宝到达官马村社,便开始了救人行动。一车、污水流量计两车、三车一直拉了车,多人被他用车送到公路安全位置 薛宝舒了一口气。他说:“看到他们都出来了,我终于放心了。没想到刚喘口气,又来电话了,还有个人没有救出来,被困在里面了。” 于洪江听说后,二话不说开拖拉机就赶去社。到达社路口,积水已经到膝盖了。但于洪江没有后退,反而开着拖拉机驶向了洪水更深处,让人上拖拉机,快速往回行驶。     

“但是洪水上来得太快了,刚行驶不久,大水直接就把拖拉机冲出去掀翻在地,拖拉机上一共个人全部落水。”薛宝咬了咬嘴唇说,“个人中,有个人落水位置比较好,自己跑出来了。有一个岁的小姑娘被冲出去很远,自己抱着玉米秸子漂到了安全地方。另外人全部遇难,其中一个就是于洪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李向群,98洪水时坚持抗战,发烧42度不下前线,死后其父代子上阵,替儿子交上最后一笔党费!
热血青春 意气男儿
永恒的青春:李向群
2005年10月12日 00:04:04

李向群,男,1978年出生于海南省琼山市东山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向群的家庭经历了由穷到富的变迁,他不忘报国,追求崇高的理想。1996年12月,他弃商从戎。

在部队里,李向群不断以军队的要求,改变着自己“小老板”的一些思想。刚入伍时,他不舍得理发,但在排长的教育下理解了其中的
好处。此外,他刚入伍时,有一些哥们儿义气,见到连首长不是先敬礼,而是先敬烟。他敢想敢干,好提意见,曾经提议民主投票选举班长,让大家说了算。对于这些,连队干部总是和风细雨地加以引导,使他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部队提倡士兵不吸烟、不喝酒,在入伍前,富翁子弟李向群每天要抽两包烟,因此他戒了烟,而且生活十分节俭。为了弥补自己初中文化的不足,他刻苦学习,报名补习班,制作剪报,并且肯动脑子钻研知识。他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明了许多“鬼点子”,提高了训练质量。李向群就这样从一名特区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李向群是个热心的人。战友的家庭和个人情况,他都详细地记在本子上;战友生日,他不是搞个足球赛,就是来个烛光晚会,让战友乐呵乐呵;战友病了,他背着上卫生队,送饭送水。他长期背几个孩子过河上学,风雨不间断,并且帮失学孩子垫付学费。李向群对家人也是细心周到,他当兵20个月,只回过一次家;他怕父母惦记自己,用子弹壳摆成“天天想爸妈”5个字,拍成照片寄回家;他爱写诗,偷偷地把自己对家的思念写在诗里。

1998年,南方水灾。8月7日,李向群提前结束探亲假,随部队奔赴湖北参加抗洪抢险。第一次抢险他就十分卖力,是全营扛包最多的一个人。在险情面前,他不顾危险,亲自扎猛子查堵渗水洞。8月14日,他在荆江大堤上光荣地入了党。当晚,他兴奋地睡不着觉,在日记上写道:为了战胜洪魔,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8月17日凌晨,李向群参加抢险。连续奋战14个小时后,他开始感到头昏发热,瞒着别人偷偷吃了几片感冒药。17日下午,他第一次昏到在地,发烧40℃,被强行送进了卫生队。8月19日,险情又一次出现,李向群拔掉针头,奔上大堤。头痛得厉害,他就找了根带子缠在头上减轻疼痛,直到第二次昏倒在地。

8月21日,又一次滑坡出现,李向群见部队紧急出动,躲过值班卫生员,偷乘兄弟连队的卡车赶到现场运沙包,并再次昏倒。随后,他睁开眼睛,挣扎着爬起来,又加入了筑堤行列,最后口吐鲜血,栽倒在地。

8月22日,李向群因极度劳累,离开了人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03

 将近20年过去了,大家还记得98年那场史诗般的抗洪吗?还记得子弟兵们用血肉之躯堵洪水的悲壮吗?还记得那张让国人潸然泪下的《将军的眼泪》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