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建立者 存亡时间 基本状况

如题所述

夏——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1600年为殷商覆灭
商——约公元前1600前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1046年被周灭
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朝建立,公元前771年,戎族攻入镐京,周灭
春秋——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春秋是东周的一部分,以三家分晋结束。
战国——前475年开始,前221年以秦一统中原结束。
秦——公园前221年开始,至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结束。
西汉——前209年,刘邦打败与之抗衡四年的项羽,建立统一王朝,到公元前9年被王莽篡位所灭。
新——这是一个不怎么正名的王朝,算是西汉东汉的分界王朝,由王莽创立
东汉——公元25年,刘秀打败王莽建立东汉,迁都洛阳。220年被曹魏所灭。
三国——魏: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献帝禅位。于公元266年被司马炎创立西晋所灭。
蜀:221年刘备称帝,263年灭亡。
吴:222年孙权称帝,280年灭亡。
西晋——公元266年,曹奂禅让给司马炎,西晋开始。316年匈奴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东晋——317年司马睿偏安江南,东晋建立。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南北朝——420,南朝宋建立,南北朝开始,南北朝有很多 ,都是偏安或者局部王朝,所以繁杂,其史则可以去详查。589年,陈陷落,南北朝宣告结束。
隋——581年杨坚废周静帝,隋朝建立,随即攻下南陈。618年,暴戾无道的隋炀帝在江都被其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唐——618年,李渊在晋反隋,唐建立。真正平定是在贞观时期。907年唐朝爆发农民大起义,唐朝逐步瓦解,直至灭亡。
五代——朱温灭唐起,建立梁,其后各地纷纷建立政权,小政权有十个,简称五代十国。五代分别为梁唐晋汉周,十国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具体建立者和建立时间难以查清,可到网上查——http://baike.baidu.com/view/22638.htm
北宋——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至1127年金占领汴梁灭。
南宋——偏安的小王朝,由前王室的赵构创立,至1276年被元所灭。
西夏——少数民族政权,由党项族的元昊建立,于****年灭亡
辽——少数民族政权,由契丹族的耶律阿骨打于10世纪初建立,于1125年灭亡
金——少数民族政权,由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于12世纪初建立,约于1219年灭亡。
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惠宗二十八年,1368年被徐达攻入北京灭亡。
明——1368年朱元璋建立,定都南京,1644年明在毅宗朱由检手中灭亡,朱由检自缢于煤山。
清——正规来说,清的建立是清世祖福临在1644年建立的。于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灭亡。
以上是封建王朝的大概起止时间,都是小弟一字字的大上去的,另外,受时间限制,各个王朝的基本状况待补充,只要LZ喜欢,偶会在今天补上去的,如果被采纳就更好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2-12
华民族大家庭。
(4)民族融合的三次高潮:①民族融合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春秋时期,由于各族交流频繁,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在此基础上,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其主要特点是五族内迁黄河流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③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元统一前,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元统一后,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4.为什么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会逐步汉化?答:北魏孝文帝改革中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实,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都必然采取汉化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他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那样:“在长期的征服中,文明较低的征服者,在最大多数场合,不得不与被征服国度的较高的‘经济情况’相适合,他们为被征服的本地人所同化,而且绝大部分还引用了他们的‘语言’。”马克思说得更清楚:“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落后民族可以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在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但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
由于中原汉族地区是封建制度完善发达的地区,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在这一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上层建筑,包括统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教育等必然要适应这一经济基础,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汉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封建化,是落后民族加入先进民族经济和文化体系,是落后民族的文明化。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民族在民族融合、同化中占优势是因为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社会进步、文化发达。因此,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就自然而然地本能地向先进民族学习。另外,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较高,为了统治汉族,少数民族统治者也不得不提高自己,逐渐汉化。
第2课时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1.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和影响答:是地主阶级内部的选举制度。曹丕称帝后创立。九品,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兼任。九品诠定的标准是根据人物的道德、才能和家世,实际上起作用的是家世门第。所以其实施,表面上是为了选拔人才,事实上成了世家豪族控制选官的一种政治特权,它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汉魏之际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晋以后士族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2.屯田制的前提条件、内容和作用答:是在封建国有土地的基础上由国家直接进行地租剥削的一种土地制度。屯田渊源于两汉边疆地区的军事屯垦,曹操则将其推广于民屯。实行屯田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要掌握大量的无主土地;二是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其主要内容有:政府招募流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屯田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虽然屯田兵、民被严格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徙的自由,处于农奴身份,剥削量也很重,但它使大量离开生产的流民与土地重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均田制是怎样的一种土地制度答:地位:是以国有或名义上的国有在私有制基础上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主要内容是: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种植谷物和桑麻。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受田的前提:一是政府手中要掌握大量的土地,二是国家要掌握精确的户口。
实行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经济剥削。
作用:使农民获得了部分土地,使北方农业生产和生活趋于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影响:从北魏开始,直至隋、唐。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某些变化,但此项制度却基本沿袭下来。这是影响相当深远的一项重要措施。
4.简述士族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士族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说明士族制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1)演变—①形成:汉魏②巩固:西晋③鼎盛:东晋④衰落:南朝⑤进一步削弱:隋唐科举制⑥进一步摧垮:唐末农民战争
(2)形成和发展的原因:①东汉政权瓦解后,大姓名士成为各个割据政权的骨干和上层统治者,他们构成魏晋士族的社会基础。②九品中正制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士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③依靠士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东晋,在政治、经济上给予士族许多特权。
(3)特点:①政治上:按资历和门第垄断清官要职。②经济上: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③社会生活上:等级森严,不与庶族通婚往来。④文化上: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
(4)影响:①垄断仕途。②南北政权依靠士族支持来维护朝政。③士族势力是割据分裂的政治经济基础。④士族生活极端腐朽,缺乏进取心,败坏了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进步。⑤思想文化上出现了为士族辩护的玄学(玄学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古代思辩哲学的发展)。(在保存和发展传统文化上较有成就,且富有想像和浪漫色彩)

第3课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答:(1)江南迅速开发原因: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当地经济发展;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表现:农业开发;商品经济相对活跃。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原因:战争破坏,农耕规模缩小;少数民族内迁,畜牧业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环境破坏。表现:农业恢复和发展①研制了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马钧翻车)②兴修了水利。③开发了边疆地区
3)手工业的发展①品种更丰富:蜀锦、相州军刀、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南方青瓷、北方白瓷。②产量增加: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纸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③技术进步:百炼钢技术成熟,又发明灌钢法;制瓷技术成熟;造纸技术进步明显。④手工业中心: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造纸中心北方的洛阳、长安和南方的建业、扬州。
(4)士族庄园经济和寺庙经济占重要地位。(5)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城市遭到破坏,商业萎缩。
(6)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①饮: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盛行。②食:南方主食稻米,北方盛行面食(饼、馒头)。③衣:南方盛行宽衣博带,北方盛行胡服;南方流行穿屐和芒屩,北方多兴穿靴。
3.我国古代冶铸技术的发展答:(1)商和西周: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2)春秋战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千年以上。
(3)两汉:燃料(煤)、鼓风(水排)、技术发明(淬火技术、低温炼钢技术)。
(4)魏晋:百炼钢技术成熟,又发明灌钢法。
(5)隋唐: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6)宋元:煤广泛用于冶铁炼钢,西夏冶铁已采用较先进的竖式风箱设备。
(7)明清:明中后期,佛山冶铁业日产铁六七千斤。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地位及启示答:(1)这一时期经济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宏观上看,在纵的方面表现为艰难曲折、波浪式的前进。横的方面,由于北方屡遭破坏,江南以及西北的发展,向着全国均衡发展的方向跨进了一步。
(2)上述经济的进退,都与一定的政治环境相关,国内相对安定,经济就前进,反之则不然。
(3)发展经济要同本国实际结合才能奏效。
(4)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要靠逐步深入的改革来推动,例如北朝经济中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只是破坏,更不是一团漆黑,它也有光明,也有创造和启示。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的各自特点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答:(1)北方经济特点:是反复的破坏和恢复。经历从东汉末年的破坏时期,到曹魏至西晋初年的恢复时期;从西晋后期至十六国的破坏时期,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的恢复时期。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初步的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
(2)原因: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在东汉末和西晋至十六国时期不断发生战争,导致经济的严重破坏。从战乱中先后统一北方地区的曹魏和北魏政权分别采取了重视农业的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江南地区未发生严重的战乱,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第4课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佛教的传播答:(1)传播:①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②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在洛阳建佛寺白马寺。③魏晋南北朝的迅速传播。④唐朝时广为流行(则天时备受礼遇,隋唐时佛教渐趋中国化)
(2)盛行的原因:①社会动荡、战乱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社会基础。②佛教本身有很大欺骗性(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③统治阶级的提倡。
(3)影响:①麻醉人民。②浪费人民大量血汗。③农民负担加重。
2.道教的兴起答:(1)形成:东汉。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主要经典《太平经》,主张是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
(2)改进: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
(3)丰富:萧梁时。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4)兴盛:唐朝。尊道,道教地位居于佛教之上,玄宗时道教极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特点?(1)科技进步(祖冲之圆周率和《缀术》),文学艺术的成就(乐府诗、小说、王羲之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反映了江南的迅速开发。
(2)陶渊明的田园诗、“玄学”的出现,反映了南方政治腐败,士族制度的盛行和腐朽。
(3)《齐民要术》总结北方农牧业生产经验,反映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封建化的趋势。
(4)北方民歌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分裂,北方战乱频繁。
(5)宗教画的流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寺的出现、范缜反佛教的《神灭论》,反映了佛教的盛行。

1.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和解决答:藩镇是唐朝为了加强对边境地区的控制而设立的,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时期达到顶峰,五代十国实际上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地主经济,直接原因是唐朝的中央政府腐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五代十国时期已经蕴涵了统一的因素,减少了分裂割据的因素,增长了统一的基础。后周周世宗的改革,抑制了藩镇,加强了皇权,增强了国力,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北宋建立后,制定了正确的统一策略,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从而结束了藩镇割据。与此同时,北宋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夺朝中大将兵权,集中军权、把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这就削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和军事基础。
2.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答:(1)措施:集中军权: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利,分解军权,使各个军事机构互相牵制,把军权集中于皇帝之手,壮大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集中行政权:在中央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由中央直接派文臣到地方担任知州,在地方设通判与知州互相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集中财权和司法权:削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把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在教育上: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改革科举制度,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防止了宗派关系的出现,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2)影响:积极方面:五代以来的重臣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基础被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方面:政府机构重叠,财政开支庞大,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队战斗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北宋时期,先后面临哪些主要社会问题?统治者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怎样?
答:(1)北宋初期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国家分裂,南方割据政权的存在威胁着北宋的统治;第二,武将大权在手,拥兵自重,中央集权不巩固;第三,辽占据幽云等地。
解决的措施及结果:第一,宋太祖和其弟宋太宗用了十几年时间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果:于9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第二,宋太祖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等措施,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和节度使权力;分割宰相权,加强君权;各州设知州和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结果:使五代以来重臣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冗兵冗官现象,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第三,为了收回幽云地区,多次对辽用兵。结果:宋辽议和,达成了“澶渊之盟”。
(2)北宋中期的三大问题:第一,冗兵、冗官、冗费现象,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第二,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第三,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解决措施和结果:统治集团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进行了两次改革,即“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但最终都失败了。
(3)后期:政治腐败和面临金的进攻两大问题。
解决措施和结果:进行抗金,多次打退金兵进攻,1127年被金灭亡。
第2课时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1.关于王安石的变法答:(1)背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为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农民反抗斗争强烈,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严重威胁北宋的统治。
(2)目的: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3)内容:理财方面: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军事方面:实行保甲法和将兵法,减少军费开支,加强军队训练;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改变考试内容,整顿太学。
(4)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5)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制度,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无法缓和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在新法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6)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不能真正缓和北宋封建统治的危机?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良。变法的内容,主要用于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它虽使封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缓和严重的政治危机。变法不能真正缓和北宋封建统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变法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土地,而北宋封建统治危机是由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的。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么,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
(7)怎样正确评价王安石变法?
第一,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良,他的变法措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他的改革精神也应充分肯定。第二,变法的内容,主要用以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它虽使封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军事实力有所增强,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缓和严重的政治危机。第三,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变法没有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作任何调整,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因为变法前面临的危机中,政治危机是根本性的。这一危机是由地主兼并土地,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的。既然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它既遭到大地主和官僚的反对,又得不到农民的支持,缺乏社会基础,变法必然失败。第四,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王安石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变法的失败说明了改革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北宋社会经济发展了,为什么会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答: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同时却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财政危机、边患危机等,其原因有:①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地主隐瞒土地,少纳赋税,官僚可以减免赋税,结果国家减少了大量赋税收入。②北宋重文轻武,通过科举考试,起用大批官僚,扩大统治基础,结果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官俸开支与日俱增,国家财政不堪重负。③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从地方军队中选派精壮士兵编入禁军。结果军队士兵的数目越来越多,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加重了财政负担。④北宋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大量禁军入宿京师,少量禁军屯驻边境。驻边禁军三年一轮换,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与辽、西夏的作战中屡屡败北,往往以送岁币议和,加剧了财政危机。因此,北宋虽然经济发展了,但同时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第3课时 宋与辽、夏、金的和战
1.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答: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②两宋政权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对辽、夏、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③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④民族融合是主流:北宋与辽、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差别逐渐缩小。南宋后期许多蒙古人进入中原。总之,这一时期频繁的民族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使各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形成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正确认识两宋时期宋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和议”。①这一时期宋政府与少数民族的和议活动有三次,即辽宋“澶渊之盟”,北宋和西夏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②三次议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宋政权政治腐败,皇帝无心抵抗,导致军事上即使处于有利的形势,也求和,送岁币。皇帝苟且偷安,使中央政府内部投降派得势,力主屈辱议和,而不让内部主战派的主张得以实施。③澶渊之盟前,在寇准的督促下,宋军打退了辽军。东京保卫战以及岳飞抗金的战果都说明只要中央政府坚决抵抗,人民支持抗战,宋军能够取胜,不至于达到屈辱的和议。④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宋夏和议后,开展了边境贸易。但“岁币”的沉重负担,辽和西夏对北宋安全的威胁,却构成了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重要因素。南宋与金和议后,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次和议,客观上有利于和平局面的出现和民族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2.辽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答: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历时210年。尽管契丹贵族曾经不断发动战争,给当时各族人民带来过沉重的负担和灾难,但更重要的是,辽朝统治促进了汉族和我国北方许多民族的融合,为祖国的开发做出了贡献。辽朝极盛时期的版图,十分辽阔。我国北方和东北的疆域,虽然早在汉代就已奠定了基础,但是,将北方如此辽阔的地区统一在一个政权直接管辖之下,辽是第一次。辽朝统治者实行“因俗而制”的政策,这种“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做法,适应了辽境内南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水平。在辽代,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开发。这种政策对以后金、元、清各朝的统治都有深远的影响。辽保持着与中亚、大食、波斯、高丽、日本等国的交往。辽都上京,是当时东西方使节、商旅云集的重要中心之一。因此,外国人经常把我国统称为契丹,足以说明辽的历史地位了。
3.东晋和南宋的相似之处答:东晋和南宋都是在前代政权被少数民族灭亡后建立在江南的偏安政权。
政治上,东晋和南宋的统治都非常腐朽,东晋由腐朽的士族地主操纵政权,南宋政府苟且偷安,迫害抗金将领。
经济上,由于东晋和南宋时期黄河流域的汉民族南迁,南方经济都得到开发和发展,而北方则由于战乱和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的征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南方赶上或超过北方。
民族关系上,东晋和南宋时期都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了激烈的民族战争,都出现了力图恢复中原、统一北方的活动,如祖逖北伐和岳飞抗金等,但由于双方统治者的阻挠和破坏,都遭到失败。后来东晋和南宋都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形成长期的南北对峙局面。
文化上,随着汉民族的南迁,东晋和南宋时期的江南地区都成为文化中心。
第2个回答  2007-02-28
蜀国:刘备;吴国:孙权;魏国:曹丕;晋朝:司马昭
这题太累人了……
第3个回答  2007-03-01
中国现代汉语字典后面有,各个朝代的存亡时间,皇帝的年表年号都有。
第4个回答  2007-03-02
一楼乱讲,铁木真和元有关系,和清朝没有关系
清朝,后金时期是努而哈赤,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