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梅特涅、塔列朗、俾斯麦、拿破仑国际战略观的异同

注意是国际战略观的异同!

梅特涅代表封建地主贵族,是联合欧洲封建势力共同维护既得利益,恢复传统秩序,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英国均势战略;
塔列朗的正统主义原则虽然是满足梅特涅复辟封建的需要但却起到了保护资本主义维持欧洲秩序平稳的作用,塔列朗是资产阶级政治家与梅特涅的服务对象完全不同;
拿破仑是在混乱中崛起的传统秩序的挑战者,但是他在挑战传统秩序的同时激发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而他的挑战方式直接对“革命对象”的领土掠夺,是直接的侵略行为,最后招致失败;
俾斯麦也是代表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他所统一的是由普鲁士操纵的小德意志,“铁血政策”就是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的直观体现,俾斯麦既利用了资本主义又保护了封建势力,最终辅佐威廉一世建立了封建性质的德意志帝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31
这几个任务分别搜索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31
梅特涅:克莱门斯·梅特涅
克莱门斯·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1773年5月15日—1859年6月11日)是十九世纪其中一位最出色的奥地利外交家。奥地利政治家 ,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1809~1848),首相 (1821~1848)。1773 年 5月15日生于科布伦茨的一个贵族家庭,1859年6月11日卒于维也纳。
梅特涅是当时(19世纪)保守主义的巨擘,在维也纳会议后的三十几年(1815-1848),被称为“梅特涅时代”。
梅氏之所以敌视民族和自由主义,固然是因为他出身所影响,但亦一方面,亦因为奥帝国本身的需要。在列强集会维也纳期间,奥皇法兰西斯一世曾告诉一位俄国使节:“我的国家像一所虫蛀的房子,如果移动一部份,谁也不知道会倒塌多少。”事实上,当时的奥国缺乏富裕、保守的中产阶级,人口大部份是农民;而民族构成更为复杂,分别有马札儿人、捷克人、罗马尼亚人及波兰人等等,换言之,奥国亦无民族或文化上的统一性,因此梅氏最怕民族独立及民主政治思想之传递,他认为这些力量足以令奥帝国土崩瓦解。
无论如何,梅氏是19世纪历史里一位重要的外交家,他划定了19世纪前期欧洲发展的脉络,维持了欧洲各专制国长达30多年的专制统治。

塔列朗: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引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引(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1754年2月2日-1838年5月17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著名外交家,为法国资本主义革命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曾在连续6届法国政府中,担任了外交部长、外交大臣,甚至总理大臣的职务。
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30年,是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同腐朽没落的封建势力生死较量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漫长的殊死搏斗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彻底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取并巩固政权。它需要火和剑,也需要谈判和结盟,这就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塔列朗同拿破仑一样,这时就应运而生、脱颖而出了。 但是从贵族阵营里分化出来的塔列朗,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他虽然也受过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教育,但并不是他们的忠实信徒。他热爱、向往奢侈豪华的贵族生活,而对当时比贵族“粗俗”的资产阶级的衣着谈吐和生活方式,都深深厌恶和鄙视。但是他理智地预见到资产阶级是在上升的,势不可当的力量,必然会取得胜利而封建专制制度却如同风中残烛,将是一去不复返了。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他只有投靠那唯一能给他以可靠的官阶和金钱的资产阶级。
塔列朗离开了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在资产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浴血苦战的这几十年里,尽力为资产阶级服务。他帮助加强了资产阶级在教会中的地位,革新了外交工作,并为厉届政府制订有利的外交政策贡献了自己的才智。特别是在维也纳会议上,他为法国的领土完整并恢复法国的强国地位进行了顽强而有效的斗争。当然,他所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国际条件造成的。但他充分施展了个人的才能,深谋远虑,手段灵活地利用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和谈判对手的细微疏忽来达到有利于法国的目的,这还是应该肯定的。
塔列朗在其一生中,最为人们所不齿的是他的连续背叛。在法国当时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几十年里,许多著名政治家都上了断头台或者被迫流亡国外,而塔列朗每次都能逢凶化吉,除了短期流亡和下台外,总是能青云直上,永保高官厚禄,最后以84岁高龄,在自己华丽宫殿的病榻上寿终正寝。这种超人的政客手腕,不能不使人感到惊讶而又愤愤不平。
他是怎么搞的呢?他总是在他的主子行将垮台之际暗中把笑脸转向未来的胜利者。他从路易十六转向共和国,从共和国转向督政府,又转向执政拿破仑,再从拿破仑转向复辟的波旁,最后从波旁又转向路易·菲力浦,这些弯曲的路都走通了。难怪有人说他整个一生“都在出卖那些收买了他的人”。要是衰老和死神没有降临,他可能还会在1848年革命时再转向共和国呢。
但是,塔列朗在自己的遗嘱中却说:回顾我的一生,我发现,对任何一个党派,在它自暴自弃之前,我从未背弃过它。这虽然是他为自己的辩护之词,却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道理的。表面上看来,他确实背叛了每一个他为之服务过的政权,但是,他并不是无原则地随心所欲地朝秦暮楚:他的每次转向都同当时最大的历史事件有关;而且在实质上,他从未背叛过刚刚巩固了胜利的资产阶级。就连他在1814年叛变到复辟的波旁王朝方面时,也还是千方百计地企图保留资产阶级的政策。如果再仔细想一下,我们还可以发现,塔列朗的行动总是遵循着两个原则(尽管他自己可能不一定是完全自觉的):一.抛弃必然没落的贵族阶级,同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站在一起。18世纪末,法国封建贵族君主专制制度的垮台已不可避免,新兴的资产阶级一定能取得胜利。这时,他背叛了路易十六,投入了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的营垒;1830年,出于同样的理由,他再次背叛波旁王朝,跑到资产阶级的七月王朝方面去了。二.称霸世界的欲望,是无法实现的,只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必须设法制止,甚至不择手段。拿破仑企图靠穷兵黩武来建立世界帝国,即使竭尽国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只能使法国遭殃甚至毁灭。所以他在拿破仑帝国鼎盛时期就开始背叛拿破仑,跑到敌人方面去,以促使拿破仑尽快垮台。同塔列朗的卖力分不开的波旁王朝的复辟,是历史的一次倒退。但是这次倒退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这次波旁的复辟,失去拿破仑的法国政局就得不到稳定,资产阶级也就不可能有充分时间站稳脚跟去准备下一次的战斗。
很清楚,法国当时那么频繁的政权易手,恰恰是法国资产阶级取得胜利.巩固胜利的必经阶段。因此,塔列朗连续为6届政府服务,总的来说,只不过是顺应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问题在于:他在每一次抛弃前一个政权、倒向后一个政权时,几乎总是使用暗中叛变的两面派手法,而不是采取光明正大、公开自己观点的方式。尤其应当指出的是,他为了打倒拿破仑,甚至不惜私通敌国,接受金钱,出卖国家机密,这种卑劣的改治品质和手段,将永远受到正直的人们的谴责。

俾斯麦:奥托·冯·俾斯麦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生于1815年4月1日,殂于1898年,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踢出奥地利)的代表人物。
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国从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再走向资本主义列强的重要历史时期。俾斯麦本人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的“铁血” 政策却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德国历史。

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仑·布宛纳,人称奇迹创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1815),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
马克思与恩格斯论拿破仑
拿破仑是充分表现了1780年新形成的农民阶级的利益和幻想的唯一人物。农民阶级把他的名字写在共和国的门面上,宣布要对外国进行战争,在国内要为自己的阶级利益进行斗争。
周恩来论拿破仑
时势之英雄,固若是其众也,然非吾之所论于项羽、拿破仑也。夫二氏,世界之怪杰也。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咤风云之气;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敌邦闻之而震魄,妇孺思之而寒胆;百世之下,犹懔懔有生气,岂仅一世之雄哉!是犹其勇之著于外也。若其关系于世界之进退,人类之盛衰,又非一时豪俊、二三学者所可同日而语。虽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钱之势,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谓造时势之英雄也。
雨果论拿破仑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
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
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梅特涅:利用"共同价值"来为"均势"服务,梅特涅的均势思想是其保守主义政治观的反映。
塔列朗:强势外交。
俾斯麦:铁血政策。
拿破仑:反对外来干涉,扩张和霸权主义但其中夹杂着“民族主义”情怀。

都具有大国风范的强势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31
梅特涅
梅特涅是当时(19世纪)保守主义的巨擘,在维也纳会议后的三十几年(1815-1848),被称为“梅特涅时代”。
梅氏之所以敌视民族和自由主义,固然是因为他出身所影响,但亦一方面,亦因为奥帝国本身的需要。在列强集会维也纳期间,奥皇法兰西斯一世曾告诉一位俄国使节:“我的国家像一所虫蛀的房子,如果移动一部份,谁也不知道会倒塌多少。”事实上,当时的奥国缺乏富裕、保守的中产阶级,人口大部份是农民;而民族构成更为复杂,分别有马札儿人、捷克人、罗马尼亚人及波兰人等等,换言之,奥国亦无民族或文化上的统一性,因此梅氏最怕民族独立及民主政治思想之传递,他认为这些力量足以令奥帝国土崩瓦解。
无论如何,梅氏是19世纪历史里一位重要的外交家,他划定了19世纪前期欧洲发展的脉络,维持了欧洲各专制国长达30多年的专制统治。

塔列朗
俄、普两国的贪婪,绐塔列朗造成了破坏旧反法同盟、建立新反俄普同盟的时机。12月25日,他试探着向卡斯尔累建议成立英奥法同盟,当时后者还下不了决心。可是没过几天,局势又进一步紧张了。在12月30日的会上,俄国大使声称非照俄国的方案办事不可。卡斯尔累当场提出抗议,次日,他余怒未息地前来拜访塔列朗。这时,塔列朗又提出建立英法奥同盟。卡斯尔累立即表示同意,并提出由他来起草条约的草案。草案被塔列朗和梅特涅接受了。1815年1月3日晚,3国代表签了字。这是个秘密防御同盟条约。英、奥、法3国宣誓一致行动,保证巴黎和约的实施,3国在它们中间的任何一国受到攻击时,有责任立即互相支援;法,奥各出兵150,000,并配备相应的大炮辎重;英国如不能提供规定的士兵人数,则要为每个士兵付出20英镑;设立军事委员会,万一俄军进攻西欧,要订立联合军事计划。条约上签名的顺序是:塔列朗,梅特涅,卡斯尔累。
于是,从这天以后,在召开4国会议时,梅特涅和卡斯尔累就坚持要请塔列朗也参加会议。1月11日,塔列朗终于挤进了4国会议,被正式邀去参加4国讨论每个问题的会议,从此,4国会议变成了5国会议。而在5国会议上,总是3票对2票,问题就好解决了。由于亚历山大蛮横地占住华沙大公国不放,法、英、奥3国代表最后只得让步,但他们不肯在萨克森问题上再遭失败了。尤其是卡斯尔累,此时他正接到被召回国的调令,在英国反对党和舆论的攻击下,他不愿毫无成就地回去,所以坚持不让普鲁士得到整个萨克森。2月9日,大家终于找到了一个妥协方案:萨克森国王留下包括来比锡和德累斯顿等28座城市在内的1,300,000人口的地方,另一半有720,000人口的较贫困的地区加上波兰的土恩则划给了普鲁士。卡斯尔累原想把多而富的一半划给普国,而塔列朗坚持把这多一半留给萨克森王。梅特涅支持他。塔列朗胜利了。

俾斯麦
在国外问题方面,自德国统一后,俾斯麦便不希望再有对外战争,以便让德国可以休养生息,培养国力。因此他并不像其它欧洲国家一般,大量掠夺殖民地。但他又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孤立法国。首先在1873年,他与奥匈帝国,俄罗斯缔结「三帝同盟」。但于1879年,俄国因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有利益冲突,所以退出,俾斯麦随即与奥国重订盟约,称为「德奥同盟」。然而俾斯麦担心俄国会转投法国,因此于1887年与俄签订「再保险条约」。
在1882年,他又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签订「三国同盟」。
而在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俄国大败土耳其,并签订了《圣斯提法诺条约》,但这损害了英,法等列强的利益,因此列强便请没有置身其中的俾斯麦作出调停。结果在1878年,于柏林举行了柏林会议。在会议中,他偏袒奥国,但在表面上仍表现中立,但这使俄国成了大输家。结果德、俄关系恶化,俄国退出三帝同盟。
这些问题在俾斯麦执政晚期一直困扰着他,甚至使他感到坐立不安。
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国从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再走向资本主义列强的重要历史时期。俾斯麦本人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的“铁血” 政策却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德国历史。

拿破仑
拿破仑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拿破仑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的23年间指挥了无数次战役,而且大多数都是胜仗。虽然他的战争有侵略性的一面,激起被侵略国人民的反抗,但是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在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新的欧洲秩序与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来。
拿破仑做了一笔交易,这件事看来和他的主要意图无关,然而却成为他一生中产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响的一件事之一。那就是1803年拿破仑向美国出售了一片辽阔的土地。他认识到要保卫法兰西共和国在北美占据的土地不受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掠夺,想必是非常困难,此外他资金缺乏。路易斯安那契约也许是整个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土地转让,使美国成为一个接近占有一个洲的面积的国家。如果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就很难预料美国将会是个什么样子,肯定会与今日的美国迥然不同。的确,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美国能否成为一个大列强国都很难说。
拿破仑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杰作,是《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事法典,分3篇,35章,2281条,法典在1804年推出,它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大多数条款拿破仑亲自参与了讨论,这部法律的原名是《法兰西共和国民法典》,它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在拿破仑的军队占领的国土曾强迫实施,因此《拿破仑法典》在历史上流传甚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法律几乎都借鉴了这部法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