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和邓世昌谁先牺牲的? 具体是如何死的? 他们是上下级的关系吗?

如题所述

丁汝昌(1836.11.18~1895. 2.12)晚清北洋海军提督。字禹廷。安徽庐江县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1888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佑亨的劝降和瑞乃尔等的逼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1895年1月30日~2月11日,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hgjgjfkj,jjkhkjhkhg jkj gfghkgggghjkgdkul。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的劝降和北洋海军洋员瑞乃尔等的逼降,但对大清政府已绝望,服毒自尽以谢国人。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 ),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在黄海与日寇海战中为国捐躯。民族英雄。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其后人多为仁人志士,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人学习算术、英语。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 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死在前,丁汝昌死在后。丁汝昌的官职的确比邓世昌的官职高,应该是后者的上司,但我觉得应该不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8
而且是顶头上司,是总司令和分区司令的关系,你说呢???
第2个回答  2011-01-25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先牺牲,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丁汝昌是北洋海军提督(舰队司令),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佑亨的劝降和瑞乃尔等的逼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
丁汝昌是邓世昌的上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