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全国各高校排名

我想考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但不知道有哪些院校,各个院校的排名情况怎么样,麻烦告诉我一下。

2006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排名 等级 校 名
1 A++ 北京大学
2 A++ 南京大学
3 A++ 复旦大学
4 A++ 北京师范大学
5 A++ 南京师范大学
6 A++ 浙江大学
7 A++ 四川大学
8 A+ 清华大学
9 A+ 武汉大学
10 A+ 中国人民大学
11 A+ 暨南大学
12 A+ 中国传媒大学
13 A+ 北京语言大学
14 A+ 华中师范大学
15 A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6 A 厦门大学
17 A 华东师范大学
18 A 山东大学
19 A 湖南师范大学
20 A 中山大学
21 A 南开大学
22 A 上海大学
23 A 北京外国语大学
24 A 中央民族大学
25 A 中央音乐学院
26 A 苏州大学
27 A 首都师范大学
28 A 上海外国语大学
29 A 华南师范大学
30 A 陕西师范大学
31 A 西南大学
32 A 河南大学
33 A 上海音乐学院
34 A 华中科技大学
35 A 山东师范大学
36 B+ 福建师范大学
37 B+ 北京电影学院
38 B+ 吉林大学
39 B+ 浙江师范大学
40 B+ 上海师范大学
41 B+ 河北大学
42 B+ 黑龙江大学
43 B+ 山西大学
44 B+ 兰州大学
45 B+ 深圳大学
46 B+ 安徽大学
47 B+ 西北师范大学
48 B+ 东北师范大学
49 B+ 湖南大学
50 B+ 中国音乐学院
51 B+ 上海戏剧学院
52 B+ 湖北大学
53 B+ 内蒙古大学
54 B+ 安徽师范大学
55 B+ 西北大学
56 B+ 郑州大学
57 B+ 徐州师范大学
58 B+ 广州大学
59 B+ 中国海洋大学
60 B+ 曲阜师范大学
61 B+ 天津师范大学
62 B+ 广西民族学院
63 B 中南大学
64 B 扬州大学
65 B 温州大学
66 B 广西师范大学
67 B 青岛大学
68 B 武汉音乐学院
69 B 云南大学
70 B 上海交通大学
71 B 宁波大学
72 B 辽宁师范大学
73 B 中南民族大学
74 B 湛江师范学院
75 B 沈阳音乐学院
76 B 云南民族大学
77 B 四川外语学院
78 B 河北师范大学
79 B 淮阴师范学院
80 B 湖南科技大学
81 B 四川师范大学
82 B 四川音乐学院
83 B 杭州师范学院
84 B 绍兴文理学院
85 B 新疆大学
86 B 中央美术学院
87 B 哈尔滨师范大学
88 B 江西师范大学
89 B 汕头大学
90 B 韶关学院
91 B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92 B 星海音乐学院
93 B 天津外国语学院
94 B 东南大学
95 B 同济大学
C+ 辽宁大学
C+ 长江大学
C+ 华南理工大学
C+ 重庆师范大学
C+ 吉首大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11
中文核心期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6年第1期刊登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6中国大学评价》。清华大学以267.55分名列第一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以226.61分、208.03分获得第二、第三名。清华、北大、浙大已经连续7年蝉联中国大学三甲。进入前10名的大学依次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与上一年度的前10名相比,上海交通大学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因上海交大连升三名而各下跌一名。

武书连认为,上海交通大学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产生了综合实力更强大的新上海交通大学;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上海交通大学在过去的10年自身高速成长。上海交大在1997年是第21名,如果上交和上二医两校不合并,上海交通大学在2006年也会排在第5名。武书连说,如果原上交和原上二医迅速融合,上海交通大学保持最近10年的发展速度,那么将在三年以后挑战浙江大学第三名的位置。若干年以后,上海交通大学与清华北大并肩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甚至先行一步也是可能的。因为最近几年清华北大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发展速度也高于清华北大。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15所2006年中国一流大学。2006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和数量与上年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北京大学医学从第二名上升到第一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由第一名降为第二名;清华大学管理学从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浙江大学管理学由第二名降为第三名;天津大学工学从第六名上升为第五名,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由第五名降为第六名。从历年的数据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一旦失去医学第一名,就很难逆转。

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36所2006年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不过,由于中国地质大学已经分别在武汉、北京两地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个校名分别单独办学,各类资源设施等也将陆续分开,故此次进入研究型大学实际是对过去几十年办学效果的总结。两校完全分开后,无论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都很难再进入研究型大学。

与上年相比,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成都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6校进入中国大学前100名,其中贵州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5校是211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同时完成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排名。清华大学获得工学第一名,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医学、哲学、法学、文学第一名,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历史学第一名,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管理学第一名。
课题组也对中国大学300个本科专业进行了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本科专业第一名数量大幅领先其他大学。

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全部内容见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http://edu.qq.com/a/20060109/000100.htm 这里有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