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寒假作业布置写人物小传,大哥大姐们,帮帮忙吧

有黄帝和炎帝小传、大禹小传、齐桓公小传、商鞅小传、求求各位了,200字就够!!急!!

商鞅

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战国时政治家。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进说秦孝公。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随后,又升为大良造。至孝公十二年,秦由雍(今陕西凤翔南)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他进一步变法。公元前340年,因战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商君,故称商鞅。他前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4
黄帝小传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姬姓,为轩辕氏(亦称有熊氏)部落首领。他的部落原定居于西北高原,后来东迁。在坂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一战打败炎帝,遂合并为一,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而后他们共同在涿鹿之野击败九黎族,擒杀其首领蚩尤,黄帝被推为炎黄部落首领。他领导人民营建宫室,制造舟车,制定历法,发展农业,养蚕缫丝,又命仓颉创造文字,后人称赞他“能成命百物”,赋予他帝王形象。以后,黄帝就被作为华夏族(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各族)的祖先而得到历代人民的尊奉和敬仰。‘
大禹
大禹。姓姒,名文命,我国古代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 相传尧的时候,黄河泛滥成灾,禹受命领导治水。他到各地查看山川地势后,总结了父亲鲧用围堵方法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定采用修堤堵水与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将洪水导入大海。 紧张的治水斗争,持续了十三年之久。这期间,他到处奔走,尽职尽责,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顾上进去看一看。洪水退后,他又组织人们种植稻谷,发展生产。 禹以其突出贡献,赢得了人们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伟大的禹。
第2个回答  2011-01-23
齐桓公 (?-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幺弟,其母为卫国人。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希望解决你的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2011-01-24
你上百度搜索,输入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名字,在搜索结果中找“百度百科”,基本上那个人的生平事迹都有,而且还有集体的年代,具体年代发生的大事,等等。
第4个回答  2011-01-25
齐桓公 (?-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幺弟,其母为卫国人。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第5个回答  2011-01-24
哈 ,你也是一中初中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