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表达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长歌行》

汉代: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扩展资料

诗歌开头从一处菜园子写起:“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葵”是古代一种常见的蔬菜。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园子里的葵菜长势很喜人,绿莹莹的。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在葵菜的叶子上团团打转。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的清晨代表着勃勃生机。可是再美好的事物也有消逝的时候:“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随着太阳的升起,露珠们渐渐失去了水分,蒸发不见了。等到秋天来临的时候,所有的植物也都会花叶散落,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除了这小小的园子外,大江大河也是这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所有的江河向东汇流,奔腾入海,我们什么时候见过向东流去的河水回来过?

诗人从清晨露珠的晶莹想到太阳升起后的蒸发;从春日里繁茂的葵菜想到秋天的凋零;从滚滚的流水想到奔腾到海不复回。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制定的规则,都是大自然的力量。

通过对这几组事物的描写铺垫,诗的点睛之笔自然而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也不能逃脱规律的束缚。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的青春也只有一次。我们要做的就在年轻时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不要让以后的自己扼腕叹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10
王磐(约1470-1530),明代诗人、画家。字鸿渐,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精通音律,以创作散曲著称。
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注释]
1.老大:年老。
2.徒:徒然。
[今译]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 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年轻的时候要好好学习,不要到老了才白白后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13
《长歌行》表达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第4个回答  2020-02-22
表达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