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景新的《控制工程基础》与胡寿松的《自动控制原理》

这两本书差别大不大,我学的是前者测控的,想考双控,需要后者。我已经知道现代控制理论部分前者没有,除此外差别大不大

买胡的第五版,考研大多数学校的参考书都有这一本,胡的经典控制部分讲的很全,现控部分讲的没那么多,但是讲的部分超级细,里面例题超级多,我才考完,因为不是所有学校都像浙大一样考现控部分考60分之多,所以胡的这本书绝对够用,配套的还有一本第五版书答案和一本题海,买上都做了那就没什么问题,很多学校的原题直接就从第五版课后题里面出!讲的不透彻那纯属扯淡,你看看在能控能观测检测那部分哪个学校的书能讲四种方法,绝对适合,老外的就算了,不适合中国国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2
建议你还是买一本吧,后者是学控制的人得必读书,前者是写给非控制专业的人的,况且你想学这个东西,多花点钱买两本书也不为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01
清华的也不错,但是买本胡的就够了。但是胡的虽然卖的不错,但是其实讲得不透彻,我建议再买本老外的,例如Dorf Bishop写的那本,绝对对考研有好处。胡第五版的上面很多例子都是从这本转过来的。
第3个回答  2015-11-18
一、关于董景新的《控制工程基础》:
董景新的《控制工程基础》主要面向机械类、仪器类及其他非控制专业本科生本教材,是在董景新、赵长德等编著的《控制工程基础(第2版)》的基础上,引入近年来相关内容的发展重新编写的,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时域瞬态响应分析、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和计算、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根轨迹法、控制系统的非线性问题、计算机控制系统。该教材突出机械运动作为主要控制对象,并对其数学模型和分析综合重点作了介绍;着重基本概念的建立和解决机电控制问题的基本方法的阐明, 并简化或略去了与机电工程距离较远、较艰深的严格数学推导内容;引入和编写了较多的例题和习题,便于自学。本教材融入了有关的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和新分析方法,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同时,为了配合本教材的使用,还制作了《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教师用《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和多媒体课件,以供选用。
二、《控制工程基础》目录:
1.概论
1.1 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1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2
1.3 控制理论在机械制造工业中的应用8
1.4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11
例题及习题132 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16
2.1 基本环节数学模型16
2.2 数学模型的线性化20
2.3 拉氏变换及反变换22
2.4 传递函数以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33
2.5 系统函数方块图及其简化40
2.6 系统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44
2.7 受控机械对象数学模型45
2.8 绘制实际物理系统的函数方块图47
2.9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MATLAB实现56
?*2.10 状态空间方程的基本概念60
例题及习题643 时域瞬态响应分析76
3.1 时域响应以及典型输入信号76
3.2 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79
3.3 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81
3.4 时域分析性能指标88
3.5 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92
3.6 借助MATLAB进行系统时间响应分析95
3.7 时域瞬态响应的实验方法104
例题及习题106目录控制工程基础(第3版)4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115
4.1 机电系统频率特性的概念及其基本实验方法115
4.2 极坐标图123
4.3 对数坐标图128
4.4 由频率特性曲线求系统传递函数136
4.5 由单位脉冲响应求系统的频率特性139
?*4.6 对数幅相特性图140
4.7 控制系统的闭环频响141
4.8 机械系统动刚度的概念149
4.9 借助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频域响应分析151
4.10 小结155
例题及习题1555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62
5.1 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162
5.2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163
5.3 代数稳定性判据164
5.4 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171
5.5 应用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分析延时系统的稳定性178
5.6 由伯德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83
5.7 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186
5.8 借助MATLAB分析系统稳定性190
??5.9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方法193
例题及习题1946 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和计算201
6.1 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201
6.2 输入引起的稳态误差202
6.3 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207
6.4 减小系统误差的途径211
6.5 动态误差系数213
例题及习题2147 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220
7.1 系统的性能指标220
7.2 系统的校正概述223
7.3 串联校正224
7.4 反馈校正234
7.5 用频率法对控制系统进行综合与校正237
7.6 典型控制系统举例250
7.7 确定PID参数的其他方法262
7.8 MATLAB在系统综合校正中的应用267
7.9 小结270
例题及习题2708 根轨迹法278
8.1 根轨迹与根轨迹方程278
8.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281
8.3 其他参数根轨迹图的绘制288
8.4 根轨迹图绘制举例289
8.5 系统闭环零点、极点的分布与性能指标293
8.6 借助MATLAB进行系统根轨迹分析299
例题及习题302?*9 控制系统的非线性问题305
9.1 概述305
9.2 描述函数法308
9.3 相轨迹法322
9.4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方法342
9.5 借助MATLAB分析系统非线性343
例题及习题34410 计算机控制系统351
10.1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351
10.2 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358
10.3 线性离散系统的性能分析384
10.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模拟化设计方法393
10.5 MATLAB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98
例题及习题403
附录A 拉普拉斯变换表410
附录B 高阶最优模型最佳频比的证明414
习题参考答案417
参考文献430
三、关于胡松涛的《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全书共分十章,前八章着重介绍经典控制理论及应用,后两章介绍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
本书精选了第四版中的主要内容,加强了对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阐述。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在时域和复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结构图和信号流图;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校正和设计等方法;对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及稳态误差、动态性能分析以及数字校正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在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方面,给出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数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对目前应用日益增多的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两章根据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地阐述了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以及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等方法。书末给出的三个附录,可供读者在学习中查询。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业院校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仪表及测试、机械、动力、冶金等专业的教科书,亦可供从事自动控制类的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四、《自动控制原理》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l.2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习题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教学模型
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2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2.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2.4 数学模型的实验测定法
习题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习题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
4.3 广义根轨迹
4.4 系统性能的分析
习题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引言
5.2 频率特性
5.3 开环系统的典型环节分解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5.4 频率域稳定判据
5.5 稳定裕度
5.6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习题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3 串联校正
6.4 反馈校正
6.5 复合校正
习题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7.3 Z变换理论
7.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7.5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7.6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7.7 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
习题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8.1 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
8.2 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
8.3 相平面法
8.4 描述函数法
8.5 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习题
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9.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9.2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9.3 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
9.4 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
9.5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习题
第十章 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
10.1 最优控制的一般概念
10.2 最优控制中的变分法
10.3 极小值原理及其应用
10.4 线性二次型问题的最优控制
10.5 动态规划
习题
附录A 博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
附录B 矩阵微分法
参考文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