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怎么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一、概念

      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中也称文章的中心或中心思想。阅读文章时要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深层理解。(先抓内容,再揣摩写作意图)

二、意义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学生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思想教育、道德启示或情感熏陶提升人文素养。

(核心:提升理解能力  提升思维品质  提升人文素养)

三、课标如是说

      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都明确表示“体会思想感情”这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先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思想感情。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实际上是交流学生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抓主要内容+揣摩写作意图(体会思想感情)+交流体会到的思想感情)

四、难读系数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有限,对生活的认知比较肤浅,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充分发展,认识事物有较大的局限,因此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主要放在第二学段的四年级和高年段的五六年级进行,在重点要放在第三学段。而评价应以选择形式位宜。

五、区分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方法:提问和表述

方式:自问自答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指文章写什么?

表述形式:课文描写了……课文记叙了……

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是要回答为什么写?具体的说就是作者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想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歌颂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

表述的形式一般是:课文赞扬了……课文歌颂了……课文抒发了……课文告诉我们……

六、方法指导

1.抓主要事件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抓关键语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抓关键段落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抓课文题目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另外,文体不同,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写事的文章多从事情的意义上去体会,写人的文章多从人物的品质特点去体会,写景状物的文章多从景物的特点上去体会。

七、案例引领

课例:《詹天佑》

方法:抓关键语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读读《詹天佑》这篇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其思想感情一般是表现人物的品质,这篇文章要表现詹天佑的什么品质呢?能否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

3、默读思考:詹天佑的“杰出”表现在哪里?“爱国”又体现在哪里?

4.练习

出示詹天佑言行的句子?思考其言行说明了什么?

5.总结课文赞扬了詹天佑的怎样的优秀品质。

6.教师小结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并板书。

7、学生实践

课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流程:

(1)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题目点名写的是鲁迅先生,那课文具体写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事呢?

(2)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到一句最能表现鲁迅先生优秀品质的句子。

(3)鲁迅先生“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例中呢?

(4)梳理课文内容,全面的认识鲁迅先生。(段意)

(5)讨论:文中说“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作者心目中,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6)引导学生说说本文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像鲁迅先生那样“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反思:

课堂“教什么”如此明确,

教学活动如此简洁,

脚手架意识如此强。

现学现用,做中学!

今天对“体会思想感情”的概念更明确,《手指》一课的教学或许可以试一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