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顺序方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记叙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也叫事情发展顺序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如:《羚羊木雕》

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游览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逻辑:思维的规律)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

①从主到次:《中国石拱桥》第9段成就原因 

②从简单到复杂:《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③从概括到具体:《中国石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④从整体到局部:《苏州园林》全文结构

⑤从现象到本质:《恐龙无处不在》南极化石—大陆漂移 

⑥从结果到原因:《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行星撞击

除此之外还有:从特点到用途、从一般到特殊,从原因到结果等等.总之,只要明确了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

三、论证顺序.

1、时间上从古至今;

2、范围上由中及外;

3、论证力度上由小到大(真实、具体、权威,有说服力的论据更有论证力度)

拓展资料

1.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的。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比如写生物以繁殖生长过程为序,写事物以形成演变过程为序等

2.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说明形状和构造的实物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是按实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使用这种顺序。一般按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间顺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8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1)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总体到部分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如《核舟记》《故宫博物院》用空间顺序分别介绍核舟和故宫博物院的构造。

  (2)时间顺序。即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写书籍由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①从整体到部分,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是从整体到部分地先介绍全桥,再介绍大拱、拱圈,桥上的石栏、石板。

  ②从原因到结果,如《向沙漠进军》先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结果如何。

  ③从特点到用途,如《松鼠》先介绍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然后再介绍它的用途。

  ④从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在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时,就按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由主到次地进行说明。

  ⑤从概括到具体/从概括到具体,如《统筹方法》先概括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应用范围,再以泡茶为例,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价值。

  ⑥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面特征,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说明死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第2个回答  2024-03-03
(1)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整体到局部,依次进行说明。
(2)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用于说明事物之间的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一次,原因——结果,特征——局部,总一—分。
(4)程序顺序。是在说明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某一项目的实施过程时,按照工艺流程或实施程序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