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区别

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区别

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定义不同。出租人是指在一段租赁关系当中,将自己的租赁物交付给承租人使用的人,收益的人。承租人是指在这一段租赁合同当中,享有对租赁物的使用权,且需按照合同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当事人;
2、权利不同。出租人是有检查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情况的权利,这也是为了保障出租人的财产安全。其次,如果出租人发现承租人利用租赁物来进行非法活动,可以向社区或者是有关管理部门来举报,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而承租人拥有使用权,在不破坏租赁物、改造其原本面貌和构造、不利用租赁物从事非法活动的前提下,是可以完全使用租赁物。承租人拥有房屋租赁权,在没有合同条约的束缚前提之下,承租人是有权再将租赁物再租给第三方的;
3、义务不同。出租人需向承租人提供租赁物的财产使用权,而且在使用期间需要负责检查以及维护房产的安全,以保证承租人的居住安全。而承租人在未经出租人的许可下,不得改变租赁物的结构和用途。如果承租人因为使用不当导致租赁物损坏则需自行承担所有修理的费用。
承租人主要权利有以下两点:
1、使用权。按合同约定,承租人有权占有、使用租赁物;
2、违约赔偿。对出租人违约没按约定提供租赁物行为,或因违约所造成损失的,承租人有权要求出租人偿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五十七条 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约定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1

1、出租人是指在租赁合同中,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的人,为出租人。出租人原则上应为租赁物的所有人。

2、出租人的种类

(1)财产所有权人。

(2)国有企业的财产经营权人。

(3)典权人,在典期内,可以将典物出租以获取收益。

(4)使用权人,依法获得某种财产使用权的人可以将财产出租。

(5)占有人,即以善良意愿将财产占为已有的人。

(6)在征得出租人同意后,承租人可以将财产再出租,成为新租赁关系中的出租人。

3、承租人是指指租赁合同中使用租赁财产并按约向对方支付租金的当事人。其主要合同义务如下。

(1)按约定数额和期限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2)妥善保护租赁财产并按约定用途正当使用。

(3)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及时返还租赁财产。

扩展资料:

1、出租人的义务

(1)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2)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4)出租人解除合同时应当在合理的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2、承租人的义务

(1)支付租金

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租金或延期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妥善保管租赁物

承租人应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妥善保管租赁物,未尽妥善保管义务,造成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租赁物不可更改

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对租赁物进行改善和增设他物。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善和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请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租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承租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