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7月1日什么铁路建成通车

如题所述

"当他登上复兴号列车时,眼泪流了出来."

这是李志刚。2015年成渝高铁开通时,他是第一批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司机之一。含泪的“他”是他的父亲励国芳。

这是一个祖孙三代都是成渝铁路司机的家庭。一条弯弯曲曲的钢轨,成就了三代人的梦想。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成渝铁路开通。

成渝铁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运输方式的改变,不断拉近两地的时空距离,带动两地经济、人员往来的纽带加强,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核”引擎。

李志刚家族的三代人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

未来,以成渝为核心的18.5万平方公里土地、9600万人口,将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成渝高铁

历史性突破

从一周到13小时。

成渝地区修建铁路的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1903年,四川巡抚梁向清廷发表演说,建议在成都设立川汉铁路公司,并修建一条从汉口经重庆到成都的铁路。

“四川天府奥曲,物产丰富,只是经营困难,货不能畅通??”

正如西凉所说,四川盆地土地辽阔,气候温暖,物产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很难进入全国市场。当时,成都来的货物要销往川外,就要通过水路转运,沿途处处是障碍,要经过崎岖的山峡和汹涌的滩流。

但时局动荡,修建成渝铁路的日程一再推迟。半个世纪过去了,成渝地区没有铺设一根轨枕或一寸钢轨。

新中国成立时,落后的基础设施不仅是成渝地区的困境,也是整个西部地区的困境。当时铁路集中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而幅员辽阔的内陆铁路很少。尤其是西北和西南地区,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在西南地区交通不畅,经济发展急需的背景下,1950年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欣然批准了关于修建成渝铁路的请示报告,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批准“先拨两亿斤大米筑路”。

尽管没有大型机械化设备,路料运输能力极其匮乏,但10万军民奋战两年,终于建成了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这条铁路西起成都,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隆昌、荣昌、大足、永川、江津、潼关驿站,东至重庆。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正式通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开通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这一天,成都和重庆之间的旅行时间从一周缩短到了13个小时。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资料图。

成渝铁路建成后,运费大幅下降,物流更加顺畅。成都平原的米、茶,内江的糖,自贡的盐,荣昌的夏麻,永川的煤,重庆的钢,成千上万的西南产品大量运往华东、华北、中原。

据统计,成渝铁路开通后,四川近3.2万种工业品销售价格降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普遍上涨。

而成渝铁路后续的铁路线也改变了成渝地区的城市布局。过去,四川城镇沿河而建,集中在金沙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沿岸。铁路的开通带动了一批新的工商业城市,如成渝线的资阳、内江、江津,成昆线的眉山、西昌、攀枝花,宝成线的绵阳、德阳、广元等。

▲上世纪80年代,成渝线简阳站客运工作人员为车上乘客倒水资料图。

通道加密

从铁路到“交通第四极”

70年来,成渝地区轨道交通发展迅速。蒸汽机车已被内燃机车和动车组取代,两地之间的旅行时间从13小时缩短到1小时。

往返于成渝间的动车组随车机械师陈对列车提速带来的便利深有感触。

“以前坐绿皮车回家要两个多小时,一周只能回去一次。现在交通很方便,有时候从骑完到回家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每次下班都能回家看看老婆孩子。”陈瑜说。

目前,连接成渝两地的铁路增至4条,其中3条为动车组运营,最高时速350公里,是早期成渝铁路的10倍以上。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数据显示,每天有近百趟列车运行在成都和重庆之间,日均客运量近9万人次。节假日即使车次再多,平均客座率也接近100%。

未来,铁路将继续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到2025年,成渝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将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达到9000公里以上,覆盖所有20万人口以上城市,形成重庆和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同时,以一条铁路为起点,成渝双城经济圈构建了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为主体的多方位对外联系通道,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骨架逐步形成。

公路方面,截至2021年底,四川省高速公路里程已达8608公里,重庆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3841公里。目前,四川和重庆共有20条省际高速公路。根据《成渝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25年双城经济圈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以上。

水路方面,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重庆新生港开港运营,涪江双江航电枢纽、万州新田港二期开工建设,嘉陵江李泽航运枢纽加快建设。

空中,一批川渝世界级机场正在形成。成都双流机场2021年旅客吞吐量超4000万,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同期旅客吞吐量超3500万,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此外,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运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改扩建有序推进,万州机场、黔江机场加快建设。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在国家战略中地位的提升,成渝地区在2021年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被列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的中国交通第四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