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相关?

如题所述

1. 科学内涵:首先,就其表现样态来说,它是一种知识体系;其次,就其发现过
程说,科学是一种活动体系;再次,就其社会存在方式说,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这就是现代科学所呈现出来的基本形象。第一,内容的客观性。第二,理论的逻辑
性。第三,应用的普遍性。第四,进步性。

2.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别:2.1科学与非科学:前者往往从预定的信念出发,
采用隐喻、比附等方式说明对象;而后者则有确定的形式、确定的内容和确定的推
理过程。它们虽然都属于认知活动,但内容和形式却相差较多。2.2科学与伪科学
的区别:伪科学是指以科学面目出现的种种反科学的理论和说教。伪科学的根本特
征是反科学性。1、伪科学不具有客观性2、伪科学不具有理性3、伪科学不具有可
检性4、伪科学不具有开放性。

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 从目的和任务看,科学主要是认识自然,技术则主要
地是利用和改造自然。2、 从活动过程看,科学乃是对复杂实践感性的理性纯化,
技术乃是对理性理论的综合感性化。3、从形态上看,科学主要地表现为一元性的
知识,它要把纷繁复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使提纯
了的东西复杂化,它要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工艺方法。4、从评价标准看,
科学判断要讲是非,讲真理性标准,技术主要讲合理,讲效用性标准。5、从与社
会的相关程度上看,科学(尤其是基础自然科学)在说明客观过程的可能性时,较
少顾及实现这种可能性的经济的、法律的、政策的和资源的条件,技术则不仅要注
意到可靠性、可操作性、安全性、宜人性和易于维护、维修,还要考虑到社会经济、
法律政策、伦理和资源环境等因素。6、 从工作主体来看,科学主要是研究员、学
者、教授们的事业,技术主要是工程师、发明家、设计师、管理者、企业家们的事
业。

4. 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及中介三大要素组成。1、当前的科
学研究主体则是建制化的人群,即科学共同体。他们与一定的自然客体构成某种实
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从而成为科学认识的主体。2、客体化的研究对象。3、客观化
的研究中介,研究中介是沟通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实现二者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
是主体用以反映对象的条件和手段的总和,从而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科学问题的作用:1、科学发现从问题开始2、科学问题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
3、问题起理论评价的作用

6. 科研选题及选题的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4、
可行性原则

7. 科学事实及其获取途径:所谓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科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客
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的描述。途径:1、科学观察方法:科学观察是
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自身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对象进
行考察和感知,以获取科学事实为目的的一种感性活动取科。原则:第一,客观性
原则。第二,全面性原则。第三,典型性原则。第四,可观察性原则。2、科学实
验方法: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
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和模拟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第一:1.科
学实验可以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第二:科学实验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第三:
科学实验具有可重复的性质。3、模拟实验方法:模拟实验是指通过设计一种与被
研究客体相似的替代物即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将信息外推到原型的实验。

8. 观察是获取经验事实的基本方法,实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逻辑经验主义认为
存在着“中性观察”,也就是观察可以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而对理论保持不偏不倚
的中立态度。按照这种观点,观察只有不受主观想法的干扰,才能保证观察的客观
性,并只有经过这种纯粹的观察,才不会把某种先验的倾向、成见带入严肃的科学
认识活动,科学的经验基础才牢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