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六百字的议论文

如题所述

——谈谈90后 最近,因为对孩子的某些做法不理解,就在网上看了很多有关90后的帖子,真是众说纷纭。说70后是垮掉的一代,80后是崇洋媚外的一代,90后是颓废的一代。尤其是90后,几乎被批的是体无完肤、一是无处;说他们思想解放、个性独立,叛逆,自傲,上电脑时间长,近视也很多,装酷,宣扬自我,前卫,开放,个性张扬,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不懂得家人的含辛茹苦,会用最恶毒的方式践踏父母脆弱的心灵等等。
的确,90后的孩子确实让人费解。他们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麻木不仁、不近人情、一意孤行,有时真让人心寒。原以为离开家,他们无法独立生活,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竟然是出家无家,连个电话都吝啬地往家里打。更别指望他们能向家长问声好了。更让人伤心的是,当你的关怀不恰当时,他们还会表现地极不耐烦。我同事的孩子上高中了,大休临走的时候,他妈说,“到学校后回个电话,时间长了也往家里打个电话。”你猜他怎么说,“我一到学校那么多同学,谁还想着你呀。”真让人无语。他们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啊?难道不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深省和反思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却无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最淳朴、最洁净的文化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的心灵中多一点阳光,多一些温暖。当然,我们不能够否定社会发展给孩子们,尤其是这些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孩子们带来的冲击。
90后的孩子,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手心里,喝着蜜糖成长的。他们一边成长一边见证祖国的改革开放;西方国家的风俗和文化冲击着他们的头脑。他们思想解放、个性独立,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走寻常路”。他们熟知互联网,习惯在论坛上“灌水”;在QQ上聊天,在博客上表达自我。道德观念、人生态度、语言风格必将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要经历或者已经经历了中考和高考的“独木桥”,也面临着高中、高校扩招和找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再拥有“天之骄子”的自豪。而因,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渺茫无助、无可奈何,有种挫折感,继而烦躁、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
90后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强烈的叛逆心理,他们追求时尚,惹眼,这是很正常的。难道就不能站在孩们孩子的立场,想想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受吗?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你们大人有时是那么那么的自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我们孩子身上!总希望自己没实现的理想,让我们替你们实现,让我们来完成你们的夙愿,达到你们的目标。我们就象是牵在你们手里的木偶,任凭你们摆布,你们指哪,我们就得打哪。家长就可以说话不分意场合,不讲分寸,不注意语气,随意的挫伤孩子的心吗?如果孩子说了一句错话,就会暴跳如雷,或者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来打击我们。孩子如果给指出,也不肯接受,却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这能让一个有思想的孩子信服么?别只觉得孩子是错误的。许多大人的想法也有不对的时候,但是孩子如果反对,就认为孩子是不听话的、是叛逆的!”是啊,难道我们做家长的就没有错的地方吗?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大越反动,也越不好管理。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人生产生了懵懂的认识,有了自己模糊的观点和想法。作为家长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保护好他们的隐私权,即便是父母也不能侵犯,但要留意他们日常的言行,推测出他们的秘密,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孩子;让他们像风筝一样,既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又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约束,这样做才能有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帮助孩子平安地度过青春期。如果你用一种极端的行为方式,或者你的潜台词是:孩子,你必须照办,别无选择;越是唯一的答案,孩子就越不会相信你,还会反其道而行之。家长本身也该知道,自己并不是绝对的布尔什维克,不是完人,更不是权威,自己没有权力强迫孩子。
家长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处,能否使孩子顺利、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时期。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做有限度的迁就。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接纳;对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方面给予他们宽容,这是非常重要的,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成为“独立人”的需要,满足他们被信任、认可的需要。让他们沐浴着春光,健康地成长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