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伴奏小提琴的乱说巴赫小无伴奏的版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A:巴赫的六首小无伴奏,是我很喜欢的一部作品,也算是仔仔细细的听过不少遍。
巴赫的六首小无伴奏,其实是三首奏鸣曲与三首帕提塔,在作品出版的时候是奏鸣曲与帕提塔交替出现的,这应该也是巴赫的原意,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曲式的单调,大部分的演绎者也是按这个顺序来录音的,但是这张的海费茨的录音却是将三首奏鸣曲与三首帕提塔分开来录的,不知道海老是怎么想的,这样在欣赏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奇怪的感觉,效果也大打折扣,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六首小无的结构:
三首奏鸣曲有着几乎相同的结构,四个乐章,慢-快-慢-快,第二乐章是一段精美的赋格,第三乐章是主调的关系大调,第四乐章为两段体,每段有重复。在奏鸣曲的前三个乐章,巴赫大量使用了复音技巧,要求小提琴家同时在两到四个声部上同时进行,这在之后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中也常常可以听到。而在最后一个乐章,巴赫使用单音的织体,使得与其后的帕提塔有更好的衔接。
三首帕提塔则复杂一些,前两首从标准的晚期巴洛克组曲结构发展而来(什么是标准的晚期巴洛克组曲结构,听听巴赫的大无吧,基本结构是阿勒曼德舞曲-库兰特舞曲-萨拉邦德舞曲-吉格舞曲),整首曲子使用同一个调,每个舞曲乐章都是两段体,每段重复。在第一首帕提塔中,巴赫用布列舞曲替代了吉格舞曲,并在每首舞曲后加上了一段变奏。而在第二首帕提塔中,巴赫在标准的四个舞曲章节之后加上了那段著名的恰空舞曲,二十四段高难度的复音进行变奏使这首曲子成为小提琴史上最著名的炫技作品之一。在第三首帕提塔中,巴赫却使用了与前两首大不相同的法国风格的组曲结构(前奏曲-路尔舞曲-加伏特舞曲-小步舞曲-布列舞曲-吉格舞曲)。在帕提塔中,巴赫对复音的使用相对较少,并没有像奏鸣曲中的赋格那样真正的复调结构。
从上面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巴赫的安排使得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交替出现,衔接过渡也很自然,而像海费茨那样安排,则难免会有不平衡的感觉。 光从速度上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拉得越快越好的看法现在已经不那么流行了,但是如果花的时间少但是听起来却不快,或者用的时间多但是听起来却觉得很赶,这两种演绎的技术含量大概我不用说大家也会明白吧。
在第一首奏鸣曲的演绎中,各位小提琴家花的时间大概是这样的:
格雷米欧:14:01
谢林:17:16
海费茨:17:03
帕尔曼:16:39
米尔斯坦:14:41
看上去似乎格雷米欧要快上不少,但是看一看各个乐章的速度:
格雷米欧:03:42 05:15 02:23 02:39
谢林:04:44 05:47 03:49 02:56
海费茨:04:43 04:35 04:09 03:26
帕尔曼:04:27 05:32 03:09 03:30
米尔斯坦:03:54 05:02 03:11 02:34
明显的在快板乐章并不比其他人快,但是在慢乐章却比别人快上不少,所以听格雷米欧的演绎,你也许并不会觉得他拉得很快或者是很赶,反而因为慢板乐章拉得快,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比较容易让人接受,而听谢林则觉得枯燥一些,但是哪一个更接近巴赫的原意,就很难说了。相反米尔斯坦在各个乐章的平均速度都比较快,而在技巧要求比较高的赋格乐章上,海费茨花的时间竟比其它几位要少得多,建议各位好好听一下海老的这三个赋格,什么是真正的炫技!而在《恰空》这个乐章上用的时间,格雷米欧是13:23、谢林是14:22、海费茨是12:56、帕尔曼是15:46、米尔斯坦是13:56,但是你听海的《恰空》的时候,会觉得快吗?反正我是不觉得,因为他每一个音都拉的很清楚、很干净。 这个本来偶是说不上什么的,因为偶是典型的“泥耳朵”,又非专业人士,哪敢轻言什么“音准”。但是上次看到郑延益先生的乐评集《春风风人》中提到,巴赫的小无最好不要用“绝对音准”,比如恰空的第一个和弦D·F·A,如果采用D与F完全协和的方式,整首曲子的小调性质就要若一些,而如果F稍低一点,整体效果就会好一些。谢林与格雷米欧的处理都是用D与F完全协和的方式,而海费茨与米尔斯坦则采用了D与低一点的F完全协和的方式,听起来感觉就大不一样,仔细听一听,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最后的废话:
总的来说,我觉得巴赫的这六首小无,初听可能要属格雷米欧的更容易接受,但是也许谢林和米尔斯坦的更耐听一些,海费茨的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很难说得上是佳选,不过恰空和几个赋格单独来听,海老还是难逢敌手的,帕尔曼的不说也罢,不知道他是怎么骗到三星带花的,反正我不太喜欢。此外,据说美纽因早年的《恰空》比之海费茨也不暇多让,可惜没有听过,而克莱默能进入日本三百名篇,也说明他还是有些独到之处的。建议大家有机会不妨听一听。
B:巴哈的大六无和小六无都是器乐独奏中精品的精品,我个人认为其拥有无可比拟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
我比较钟爱大六无,小六无挺得比较少。不过偶尔听听也很有韵味,把小提琴原有的高贵气质显露无已。如果听完小六无可以去听一下帕格尼尼一些炫技很严重的作品你会发现:我靠,小提琴真TMD牛X!!
C:大无六听得比较多,可能是对于独奏乐器,大提琴更富有韵味,更感性一点,也比较耐听,而小提琴如果录音、混响等处理不当,有时会比较容易出现听觉疲劳。
但小提琴的技巧性、表现力和歌唱性是其他乐器比不了的!
D:我觉得海飞茨的版本,不太适合巴赫的气质,但是他的琴音实在好听,令人倾倒!原来听过了帕尔曼的,就觉得是发音最好的一版了,后来一听海飞茨,才知道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E:在我看来,大提琴无伴奏的成就比小提无伴奏来的高,先从组曲的结构上看,小提琴无伴奏分为Sonatas和Partitas,但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每首组曲的曲数不同,Sonata 基本为四首,而Partita却不同,Partita no.1有八首之多,Partita no.2为五首,Partita no.3为六首,从这方面看,巴赫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并不是很完整,可以独立成章,再说像Ciaccona这样结构庞大的曲目,对整首组曲来说也不大均衡,所以小提琴无伴奏从整体上看有些松散,巴赫把六首组曲间隔排在一起可能也是这个想法吧,就是加强各个组曲之间的联系。
小提琴无伴奏的最佳演奏推谢林和格鲁米欧的版本,这是我听了各个版本(海菲兹、米尔斯坦、帕尔曼、克莱默)后看法,因为这两个版本较为接近巴赫的原意,但我个人喜欢的却是米尔斯坦的版本,米尔斯坦共有两个录音,是EMI、DG,我在这里转一段别人的话,这也是我的想法——
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1954—56)。米尔斯坦先后两次录制巴赫无伴奏组曲全集,可以说都令笔者有点失望:EMI
这版音乐端庄朴素,问题出在音色上。米尔斯坦的揉弦幅度不大,音质比较刚直。在演奏协奏曲和奏鸣曲时由于有乐队和钢琴的衬托,他的这种音质显得雄性而结实,但在演奏无伴奏作品特别又是在录音室话筒拾音很近的情况下,他的这种音质就显得过于直愣甚至是刺耳了;DG那版音乐自然超脱,音质也得到很好的改善,但音乐处理有时过于自由,失去了稳定的建筑感。应该说至少在格鲁米欧的PHILIPS版和谢林的DG版面前,米尔斯坦这两版巴赫的缺点过于明显了。
以上的评价很是中肯,但DG版的由与众不同的地方,米尔斯坦在演奏中的投入了强烈的情感,这是一种压抑后的爆发,尽情的倾泄,这样的演奏超出了巴赫的音乐,可以说是再创造吧,所以说米尔斯坦的版本也是巴赫无伴奏中的经典录音了。海菲兹不大适合演奏巴赫,从数度上看,他的演奏偏快,失去巴赫的原意。帕尔曼和克莱默的演奏都偏弱了些。
现在说说我为什么认为大提琴无伴奏的成就高于小提琴,因为这套组曲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罗斯特罗波维奇-来自巴赫的无限喜悦),这六首是渐进的,一首比一首深入,难度也增加,到第六组曲是以是一种完美的境界。我把那篇文章转过来让大家看看。
罗斯特罗波维奇:“现在我得鼓足勇气去灌录巴赫的所有组曲……”
巴赫的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
演绎巴赫时最难达到的是一种必要的平衡,在人的情感(确切如巴赫所属的心)与严肃而深奥的演奏外观之间的平衡。巴赫没有浅薄或不定的情感,没有骤降的愤怒,没有不好的话语和短促的允诺——他的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与地球上所有的人,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的族群都相通。
巴赫在他的组曲中传达的就是这些基本的情感。它们要求的不只是轻微的探讨,但你却无法自觉地让你的心脱离这个音乐。这是我的演奏必须解决的最大课题。我知道我的演绎并不完美——我们离完美演出巴赫远得很,从许多朋友处我明白我必须找到介于浪漫狂想演绎的巴赫与学院派枯燥之间理想的中介。很不容易,可想而知。要找到心灵与之回应,而又不矫造于本性的事物是困难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