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的整首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8-23

咏月的整首诗如下:

追随落日尽还生,点缀浮云暗又明。

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行。

作品注释:

咏月:大约作于实施变法之中或之后。

尽还生:指月亮晦而复明。

浮云:遮月之云。

清光:清明的月光。

古诗鉴赏:

《咏月》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咏物诗。本诗表层意义即是描写月的变化、运行;写在月的万里清光之下,该是何等舒畅!然而,由于山有虎豹,江有蛟龙,我们却不敢自由地行走,不能充分地享受这良宵。《咏月》诗中诗人有所寄寓。

这天上“清光”,原来象征着主政的君王。而那些浮云,那些蛟龙虎豹,无非是在改革之中或糊涂、或险恶的人们。这首咏月诗,曲折地表现出实施变法过程中痛苦体验。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1042年(庆历二年)进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74年(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年(熙宁九年)再次罢相。

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第2个回答  2023-08-24

咏月的整首诗如下:

追随落日尽还生,点缀浮云暗又明。

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行。

作品注释:

咏月:大约作于实施变法之中或之后。

尽还生:指月亮晦而复明。

浮云:遮月之云。

清光:清明的月光。

古诗鉴赏:

咏月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咏物诗。本诗表层意义即是描写月的变化、运行;写在月的万里清光之下,该是何等舒畅!然而,由于山有虎豹,江有蛟龙,我们却不敢自由地行走,不能充分地享受这良宵。《咏月》诗中诗人有所寄寓。

这天上“清光”,原来象征着主政的君王。而那些浮云,那些蛟龙虎豹,无非是在改革之中或糊涂、或险恶的人们。这首咏月诗,曲折地表现出实施变法过程中痛苦体验。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1042年(庆历二年)进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074年(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1076年(熙宁九年)再次罢相。

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相似回答